地球是人类的摇篮,它主要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就像是一层坚硬的外壳,紧紧裹在地球外面。而构成岩石的物质是许许多多的矿物,如海水中的盐,砂中的金,花岗岩中的石英、长石和云母以及磁铁矿、黄铜矿等。从岩石中提炼出来矿物元素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诸如我们家里的玻璃、地砖、手机、手表等;工业上的火车、汽车、汽油、水银等;人们佩戴的金银、钻石、玉石、玛瑙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很多群众开始收藏矿物标本与奇石。岩石矿物虽然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真正见过和了解原始形态矿物的观众可能并不多。为了让广大观众能亲眼目睹各类矿物,了解它们的形态与特性,中国湿地博物馆于2010年11月6日至2011年1月6日举办“自然结晶·湿地之魂——矿物精品展”,让广大观众近距离了解矿物标本的神奇,感受矿物标本的魅力。
此次展览展出的106件(组)矿物标本,产于世界各地,包括天然钻石原矿、绿松石、海蓝宝石、水晶、玛瑙、孔雀石、紫晶洞、萤石等,件件均为珍品,部分还系国内独有甚至于居亚洲之最的极品矿物晶体。这些无比神奇的矿物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具有极高的观赏、收藏和科研价值。
而由于矿物珍贵、易碎、安全和沉重等因素,一般博物馆不愿进行借展,因此中国湿地博物馆大规模展出大型矿物精品,在国内尚属首次,没有先例可参考,这使此次矿物展览设计与展示方法更具挑战性与示范性。为了更好地展示这些矿物,让更多观众全面了解矿物,中国湿地博物馆对此次展览进行了精心细致的布展设计。
一、诠释矿物内涵,深化展览主题
中国湿地博物馆是以湿地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因此专题展览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为了强化湿地主题,中国湿地博物馆在安排展览计划时深入挖掘矿物的特性,寻找矿物与湿地的关联性,使此次专题展览与该馆的主题相符。
矿物与湿地,乍听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关系,但通过对矿物形成的研究,我们就会发现,矿物与湿地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更好地体现矿物与湿地的关系,中国湿地博物馆对矿物进行了精心挑选,展出的矿物基本上都与水和湿地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就是由含有碳酸钙的水从洞顶滴下来,钙质慢慢固化,日积月累而形成的;玛瑙是一亿年前地下岩浆喷发冷却后形成许多孔洞,含有二氧化硅的水侵入孔洞凝结而成的;水晶的生长环境更可以说是水火交融,需要丰富的水才能形成;其他的水冲石、太湖石等都是原岩经地下河水常年的淘洗冲刷,去软存坚,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奇特造型。正是因为水,才能让这些石头流光溢彩、千姿百态。可以这么说,只有水和湿地,才能赋予这些石头极高的艺术美感和观赏价值。这些伟大的大自然创作的结晶,均能体现湿地的神奇和魅力,都堪称“湿地之魂”。
这些矿物除了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外,有些还具有药用保健功能和丰富的象征意义,比如红珊瑚不仅颜色鲜艳美丽,将其去除杂质、碾成细粉后还可入药,珊瑚粉具有去翳明目、安神镇惊、敛疮止血的功效;紫水晶洞为佛教七宝之一,含有强大的磁场,且本身具有过滤功能,能够调节室内温度,保持干燥、除臭,还可以改善个人磁场;翡翠有“玉石之冠”、“玉石之王”的美誉,古人认为佩之能避邪气,国际宝石界将其定为“五月生辰石”,象征幸福、幸运和长久。通过此次展览,观众朋友们会对矿物有更全面的了解。
二、洞悉观众需求,唤起参观欲望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广大观众的审美情趣在不断提高,对自然保护和探索的热情也在不断高涨,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享受低碳生活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旋律。矿物晶体因其光泽璀璨、美丽华贵,一直深受各界人士追捧,但是由于收集、运输、资金等因素,造成观众平常很少有机会亲密接触,特别是宝石级的原矿标本。
为满足广大观众探索求知的需求,普及矿物科学知识,中国湿地博物馆打造了这场“自然结晶·湿地之魂——矿物精品展”。这不仅可让观众享受到美轮美奂的珍石瑰宝,满足观众对矿物知识学习的愿望,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矿石价值观,提高观众的生活品质,同时通过这些由地球沧海桑田变迁而来的石之瑰宝,能激发人们认识自然、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热情,从这些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出来的神奇作品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思索。特别是在提倡“低碳生活”的今天,让人们感悟到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和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已成为了人类的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神圣使命。
三、精心组织设计,确保展示效果
任何观众群都由许多不同类型的个人组成,他们来自不同的年龄层,有着不同的教育水平和不同的兴趣和品位。为了充分展示矿物精品标本,满足不同观众群的需求,符合传播学规律,保证游览线路与展示层次,根据中国湿地博物馆建筑的特点,该馆营造了一个总体和谐但又有文化氛围的展览。整个陈列展览分为三个展示区:
(一)中庭展示区
根据传播学原则,利用中庭200平方米的区域,以中国湿地博物馆馆标为原型,设计成了一个皇家园林式的场景。展示区以长条木板铺成的精致小路作为游览线路,周围用细沙和盆栽花卉加以填充修饰,营造出了园林精致高雅的格调。将近20块大型矿物标本穿插放置于小路两边,在展区中心区放置一张直径3米、上下三层用金色绒布铺设的可自动旋转圆桌,展示多达100余种的矿石组成的“满汉全席”,达到了震撼壮观的展示效果。该展示区大气壮观又不失精致高雅的陈展思路,极大程度地吸引了观众眼球,达到了“先入为主”的视觉效果,增进了观众产生进一步参观的欲望。同时,还可让观众通过逐步上升的回旋长廊,俯瞰中庭展品。
(二)回旋长廊展示区
回旋长廊是从中庭展区通往三楼专题展厅的主要游线通道,在展览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观众在中庭欣赏完大型矿石标本后,会对矿石产生进一步了解和探索的愿望。中国湿地博物馆抓住观众的这种心理,通过在长廊墙面布置100多幅和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矿石知识和图片展板,形成了一道矿石知识墙,还通过资料收集,将描写矿物的10余首古诗也展示在知识长廊上,不仅增加了展览文化的氛围,同时也传达了我们祖先充分利用和喜爱矿物的信息,如唐代诗人韦应物描写水晶的《咏水晶》诗:“映物随颜色,含空无表里,持来向明月,的皪愁成水”。同时,中国湿地博物馆还将收集到的中小学课本中有关矿物知识进行展示,让学生们能结合课堂知识进行观赏,引起共鸣。
这样的布置,一方面可以解决中庭展区和专题展厅陈列展览断开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起到引导观众的作用——观众可以边了解地矿知识、欣赏矿石图片,边走进三楼专题展厅。同时,也为更好地欣赏三楼矿物展览打下基础。
(三)三楼专题展厅区
该展区系此次矿物精品展的最主要展区,这里集中展示了80多件精美绝伦的矿物标本,是观众观赏展品最多、驻足时间最长的一个展区。该展区中国湿地博物馆运用场景制作、展柜陈列、灯光布置、声音配合、多媒体展示等布展手段,渲染和烘托出了展品的艺术美感。
场景制作是展品主体到形式效果的关健,直接决定展览的成败。中国湿地博物馆从模拟矿石形成现场的角度出发,在入口和出口处利用钢筋和石膏制作出高仿真溶洞,不仅解决了大厅空旷不利于展示的问题,还让观众能产生神秘感——当观众穿行完溶洞后,眼前豁然开朗,在隐约可见的灯光下,看到展厅内部一整面仿真岩石墙,不仅解决了与溶洞自然过渡的问题,同时以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凸显了矿石精美珍贵的自然特性。
在仿真岩石墙一侧,利用墙面造型,大胆运用不规则图形,围成一块矿物展览区,按照矿物大小、形状以及相互间的关联,分组在长方形展台上进行裸展,让观众可以亲手触摸展品,更好地观赏矿物。岩石墙的对面是用黑丝绒布满铺作为背景的墙,并用金属条作装饰,达到了古朴与现代完美的结合。将光泽璀璨、颜色鲜艳的矿物展品,运用独立展柜单独陈列在黑丝绒墙面一侧,使其在黑色背景下,更加显现矿石高贵奢华的艺术效果。
在灯光布置方面,为了更好地展现矿物本身特有的光泽,整个展区采用偏暗的光线基调,只在展品位置上采用聚光灯集中照射,使观众一进展厅就被炫丽的矿石标本吸引,忽略周围作为衬托辅助的场景。声音配合方面,利用展厅顶部隐藏的音响,播放滴水的声音,进一步增强仿真溶洞的真实感。
为了扩大专题展览的可看性和知识性,中国湿地博物馆还将矿物标本的相关图片和说明,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在入口处单独一块区域作投影展示,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点击触摸屏选择观看,以实现知识传播的最大化。
四、搭建活动平台,强化互动参与
一个博物馆若将运作重点放在观众身上,那么它受欢迎的程度就越高,也越具备吸引新观众的潜力。为了增加公众的关注度,让更多的观众参观此次专题展览,中国湿地博物馆还设计了一系列互动项目,让观众直接参与到展览活动中,以激发他们对矿物标本的浓厚兴趣。
(一)民间晒宝
在设计过程中,专门为收藏矿物和奇石的爱好者设计晒宝区。在开阔的中庭搭建了一个展台,通过电话、网络、海报等形式,向广大爱好者发出邀请,请他们到中国湿地博物馆晒宝。有近20位爱好者参加了晒宝活动,得到广大观众的称赞。在晒宝活动中,还“引”来了两桌欣赏价值很高的“民间满汉全席”,与中国湿地博物馆的“满汉全席”进行PK,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展品的内容,还激发了观众的参与热情,体现了 “社会化博物馆”的理念。
(二)征名活动
为进一步丰富互动活动,推出了“精美矿石等您来取名”有奖征集活动。通过媒体新闻报道,让观众通过网络观看、电话咨询、现场参观等方式,为20块有特色的精品矿石取名。活动从11月2日起至20日结束,虽然只有短短18天时间,但是观众焕发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截至活动结束,到现场参观取名的观众有2000多名,收回取名单达5000多份。经过认真仔细地评审,有20名观众的取名被录用。中国湿地博物馆将录用的名字做成铭牌,与矿石一同展出,并从中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对观众进行了奖励。此次活动既促进了博物馆与观众的互动性,又增进了观众参观学习的欲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三)专家讲座
为了满足不同观众群的需求,展览期间还专门安排了专家讲座。根据展示的内容纲要,专门邀请重庆自然博物馆欧阳辉馆长开设了“一石一世界——浅谈科学赏石”的专题讲座,为矿石爱好者详细解读矿石的专业知识。另外,还为对珠宝与服饰如何搭配感兴趣的观众朋友,准备了一场“珠宝与服饰搭配技巧”的专题讲座。专业的服装设计师为广大爱美的人士,讲解了珠宝的穿戴知识以及珠宝和服饰的搭配技巧等。为了让更多观众听到专家讲座,中国湿地博物馆采用集中与分散的形式进行。专家讲座的内容和专业虽然不同,但都达到了科普教育目标,促进了观众对矿物的了解,提升了观众的生活品质。
五、强化媒体宣传,拓展展览效应
为了扩大中国湿地博物馆的影响,进一步引导观众前来参观矿物精品展,中国湿地博物馆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此次展览的宣传力度。
媒体宣传报道方面,省内外各大媒体对此次矿物标本展兴趣浓厚,《中国日报》《新华社》《人民网》《钱江晚报》《杭州日报》《重庆晚报》等多家媒体,分别对从重庆自然博物馆筛选运送矿石标本、矿石标本到中国湿地博物馆开箱露相、邀请民间矿石收藏者前来晒宝、为矿石取名活动、开设专家讲座等各个环节,以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跟踪报道,为中国湿地博物馆此次展览作了大量宣传。据不完全统计,报道和转载的新闻共有40余篇,极大地提高了此次矿物展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馆内活动方面,2010年11月正值中国湿地博物馆开馆一周年,为庆祝这个日子,在矿石展开展当天,该馆在游船码头组织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观众朋友们在参观矿物展的同时,还可欣赏精彩的表演。另外,中国湿地博物馆还在馆内放置了大幅的海报,并印制了精美的矿物展书签分发给观众。这些宣传活动均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前往参观。
六、结束语
此次“自然结晶·湿地之魂——矿物精品展”是继中国湿地博物馆2010年“远古湿地·生命奇观——恐龙化石展”和 “寻找湿地·生命足迹——非洲动物展”之后的第三次专题大型展览,该馆在总结前两次布展经验的基础上,在布展准备时间紧迫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努力创新,从前期设计、布展到穿插互动、宣传活动,每一项工作都争取突破旧思维、做出新亮点。此次展览可谓倾注了全馆工作人员的心血,使该馆在成立一周年之际贡献给广大观众的一份精彩绝伦的厚礼。
此次矿物精品展览整体布局恢弘大气,矿石标本珍贵神奇,展示图片精致逼真,文字说明通俗易懂,三块展示区紧密衔接形成统一整体,专题展览与其他三个展厅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互动活动有趣生动而又内涵丰富,从11月6日正式对外展出以来,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截止到11月25日为止,已吸引了近10万名观众前往参观,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誉。
展览期间,还有观众主动打电话给中国湿地博物馆,赞扬此次矿物展活动非常好,既开阔了大家的视野,增加了对矿石知识的了解,促进了博物馆与观众的互动性,又提高了观众的生活品质,增强了“热爱自然、低碳生活”的环保意识。中国湿地博物馆馆长陈博君先生称:正是由于能够积极采纳观众的意见和建议,我馆才能吸取前期经验,积极探索、不断进步,带给大家一次次不一样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