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将童年的回忆,“积淀”在某个特定的物件上。如同我们小时候玩的弹子球、看的机器猫一样,西溪小竹篮就是不少40岁出头的杭州人童年的美好寄托。那彩色的竹纹、精致的工艺、玲珑的造型,加上篮子里那甜蜜好吃的糖果,构成了他们终身难忘的记忆。
杭州的竹篮主要来源于西溪湿地。西溪沿山的苦竹,具有节距长、韧性好的特点,是编制小竹篮的上好材料。据民国《杭县志稿》载:竹篮出西溪留下镇南龙坞乡,篮有大放篮、小放篮(即元宝篮)、小串篮、中庄篮(又名竹篮,也叫冬瓜篮)、市装篮、小篮(又名小六塔)、茶叶蓝、饭篮等8种,总称“横山蓝”。
竹篮虽小,编制工序却颇为复杂,而且技巧性要求较高。它有十几道工序,其中最难的是撕篾工艺,一片竹须用嘴撕成六七层竹篾,多的则达十几层。竹篾细且长,柔可绕指。在经历搭底、盘、别口、塞口、做柄、收边、绕环、插篾、染色、装饰等一路流水线后,才能出一个成品。而编得美观、结实、顺滑的,才算是上品。
小竹篮自清末便开始流传。据杭州地方志记载,乾隆皇帝南游至杭州西溪龙门坎白龙潭瀑布时,路过孙家里一户人家,听见屋里传出编制竹篮的窸窣之声,就兴致勃勃地前去观看。正巧有人在该农户家购买竹篮,编扎竹篮的老农因忙于活计不便起身,接过银子后随手就往楼角里一扔。乾隆见状,随口吟道:“手里窸窸窣窣,银子堆楼角。”
皇帝的顺口溜很快传遍龙坞、转塘一带,编竹篮的人便日渐增多。大伙在从事农业劳动之余,利用休息时间编竹篮,经常晚上相互串门,一边聊天一边编,就连年三十和大年初一,小竹篮也是不离手的。虽然编竹篮只能补贴家用,但它像嗑瓜子、挑毛线一样,成了当时西溪人少不了的“手势”。
编好后的篮子,农民们会用绳子串好,进城叫卖。他们中有的划船沿西溪河到松木场上岸,然后进入杭州市区;有的走陆路从法华山上山,翻越北高峰,下山至灵隐天竺。他们三五成群,边走边卖。走水路的,大多把竹篮卖给了杭州本地人;而走陆路进入灵隐风景区的,则大多把竹篮卖给外地游客了。
在改革开放之前,这可以说是杭州一道凝固或者流动的风景线。每逢西湖香市、东岳庙会,更是小竹篮销售的旺季。杭嘉湖、南京、上海一带来来往往的香客除了烧香,都会在路边买上一个讨个好彩头。小竹篮编制精巧、外形美观,不但经久耐用,而且风格别具,深受人们的青睐。20世纪80年代,还曾通过“广交会”出口,客商们在篮中装上绒竹小鸟,在日本等国都有很好的销量。
编竹篮称得上是一种绝活,一般只通过言传身教在亲朋中流传,因此从事该行业的人越来越少。如今,随着西溪湿地的开发和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小竹篮重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作为一种手工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又一次焕发出了蓬勃的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