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椰( Nypa fructicans)——国宝植物,棕榈科水椰属红树林植物,是典型的热带海岸 孑遗植物,也是唯一能在水中生长的棕榈科植物,在新加坡、斯里兰卡已列入保护类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琉球群岛)、南部(斯里兰卡、印度的恒河三角洲、马来西亚)至澳大利亚、所罗门群岛等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万宁、文昌、琼山等红树林和半红树林中。
名称由来
19世纪时,人们在英国泰晤士河两岸发现水椰的化石,它是棕榈家族中一个特殊的种属。水椰横在海水底下的淤泥里,像红树林一样,守护着一片海岸线,起着抗风浪、固堤岸的作用。泰晤士河发现水椰化石表明,其历史上曾处于热带海域。以后,由于地球板块运动,欧亚板块向北推移,气候随之变冷,到第四纪水椰几乎遭到了毁灭,致使它的分布范围大大缩小,成为今天的一种孑遗植物。
1959年的盛夏,人们发现在中国海南岛东南部海湾的酸性淤泥上,生长着一种奇特美丽的植物,它的外形很像椰子,且又长在水中,所以当地人叫它“水椰”。从此,水椰这个名字,被载入我国的典籍,使中国丰富的植物种类又增加了一枝新花。原来水椰是一位华侨在1935年从泰国引入的。海南万宁市石梅湾是中国唯一的大面积水椰生长地,据考察是从菲律宾沿海乘风漂浮而来。在高速公路牛岭附近以及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均可看到水椰树隐藏在青梅林丛中。
形态特征
水 椰为丛生常绿灌木,外形同椰子一样,有一根笔直挺立的树干,没有分枝,高度为3-7米。它具有丛生粗壮的匍匐状茎以及肥硕的叶鞘,还有发达的根系,再加上树干上的许多纵横交错的支柱根,垂到海涂中,除了支撑树干,还起着通气和呼收的作用。叶子为大型的互生羽状复叶,长3-4米,宽1.1-1.5米。小叶呈狭长的披针形,先端比较尖锐,基部则向外折,具全缘。佛焰花序顶生,单性,雄雌同株,雌花生于花序的顶部,排成头状,比雄花大,雄花生于雌花序的下面,呈柔荑花序状。果序为球形,每年果序上有32-38枚成熟的褐色心皮,呈核果状倒卵圆形。种子为圆形,具有白色的胚乳。
生长习性
水椰属红树族谱,棕榈科热带丛生常绿小乔木,一种特殊的孑遗植物(孑遗又称活化石)。原产菲律宾,中国仅海南岛有天然生长。分布区的年平均温为23.8- 25.5℃,最冷月(1月)平均温为17.3-12℃,年降水量1400-2100(-2500)毫米。土壤一般为半碱性的沼泽土,pH值6.8-8.0。水椰有丛生粗壮的匍匐状茎及肥硕的叶鞘,能抗风浪。常成纯林,或与红树林中的海莲、海桑、榄李、桐花树及苦郎树等混生。但红树林常分布在海岸高潮线之下,而水椰绝大多数分布在高潮线之上,因而又称之为“半红树林”。
水椰具有胎生现象。果实在离开母树之前,种子已在果实里发芽,孕育了新幼苗,一旦脱离母体,落入泥沼,幼苗随之发育生根,长成新株;如果落下的果实遇上潮水或山洪泻流,它就凭借果皮中的纤维飘浮于水海,度过一段随波逐流的游荡生活,一旦遇到合适的生活环境,便能定居下来。
价值功能
水椰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从海岸上举目远望,只见广袤无垠的绿海中,显露出一顶顶青翠的树冠。每当涨潮,树根树干都被潮水淹没,成为壮观的“海上森林”。退潮之后,裸露出粗壮的匍匐状茎及肥硕的叶鞘枝干和根部,纵横交错,显得十分苍劲。
水椰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嫩果可生食或糖渍;在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人们割取水椰肉穗花序上的汁液,用以制糖、酿酒、制醋。据分析,汁液含蔗糖15%左右;越南、柬埔寨等地均取其种仁生吃或腌渍吃,味道似椰子;我国海南岛上的居民有用其叶盖屋,称之“水椰屋”,也有用其编织席、篮等工艺品;在国外一些产地,土着居民用其嫩叶作卷烟纸的。据国外资料介绍,其叶捣烂可治蜈蚣咬伤或治溃疡。此外,水椰还有防风浪、固海堤、绿化海岸、净化空气之功能。
濒危原因及保护意义
水椰是中国热带海岸沼泽土生长的半红树、红树林的建群种。由于过度砍伐和采摘果实,使水椰林的生长及天然分布受到极大影响。尤其在近一、二年内,封港的大片水椰林树叶被砍去,作盖房屋、工棚等,加上当地居民保护意识淡薄,破坏水椰生存环境的现象屡有发生,若不加强保护,加大对水椰保护的宣传力度,水椰将沦于濒危状态。
水椰是地质历史时期幸存下来的世界濒危植物,由于水椰生境较窄,在世界和我国水椰的数量都很少,在我国、新加坡、斯里兰卡均被列入国家保护植物,而在泰国近海河岸及印度的苏门答腊却依然充满生机,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比其他地方具有较多的热带雨林及生物多样性。因此,在植物、地理、气候、古地理环境等方面,通过对水椰历史变迁情况及其与自然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对于其类型的起源、常规过程、生物多样性及其在当地生态平衡中的作用,进行综合分析,求得规律性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此外,据调查,水椰林下对鱼、虾、蟹等海洋生物的繁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丰富的食料,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开展有关水椰生物多样性、发育特性、繁育系统、生理生态及分子水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