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鼻天鹅,别名瘤鼻天鹅、哑音天鹅、赤嘴天鹅,是一种大型的游禽。雄鸟全身雪白;嘴基、嘴缘为黑色,其余嘴呈红色,前端稍淡,近肉桂色,嘴甲褐色,前额有突出的黑色疣状物;跗跖、蹼、爪黑色。雌鸟羽色和雄鸟相同,但体形较小,前额疣状突不显。
疣鼻天鹅没有亚种分化,主要繁殖在瑞典、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伊朗、阿富汗、蒙古和我国新疆的中部和北部、青海柴达木盆地、甘肃西北部、内蒙古等地。越冬在非洲北部、地中海东部、黑海、印度北部、朝鲜、日本和我国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和台湾一带。迁徙时经过我国的东北、华北和山东等部分地区。现在它还被引入到北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
疣鼻天鹅为候鸟,多栖息于水草丰盛的开阔湖泊、河湾、水塘、水库、海湾、沼泽和水流缓慢的河流及其岸边等地。性机警,视力强,颈伸直能远眺数里。游泳时隆起两翅,颈向后曲,头朝前低垂,姿态极为优雅。飞行时颈向前伸直,脚伸向后,两翅扇动缓慢而有力。常成对或呈家族群活动,有时亦集成大群,特别是冬季和换羽期间。疣鼻天鹅游泳速度非常快,能用单脚划水,也能两只脚一起划,同时张开并扇动两翅,高兴时则发出一种沙哑而低沉的“嘶嘶”声。
疣鼻天鹅主要取食水生植物的茎、叶、果实及砂砾,也吃水藻和小型水生动物。其性温顺而胆怯,行动极为谨慎小心,常在开阔的湖心水面游泳和觅食,晚上亦多栖息在安静而少干扰的湖心岛或漂浮在水面的物体和干的芦苇堆上,没有危险时才上岸。起飞时双翅拍打水面,在水面助跑约50m才徐徐离水飞起。疣鼻天鹅在芦苇丛中营巢,巢穴由水生植物和泥土构成,内铺杂草和绒羽,结构极为庞大。其巢呈圆形,有主巢和辅巢之分。主巢供雌鸟产卵用;辅巢为雄鸟夜宿用,通常距主巢40-60m远,亦是由芦苇、蒲草茎和叶堆集而成,外形极为简陋,像个草垫子。为了出入方便,疣鼻天鹅通常在主巢和滩缘之间打通两条0.7-1.5m宽的“通道”,通过从根部咬断或踩倒芦苇形成。通常一道进,另一道出。
巢筑好后疣鼻天鹅即开始产卵,每窝通常产卵5-6枚,隔天产1枚。新鲜卵乳白色,孵化后逐渐变为黄白色或蓝绿色。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雄鸟在巢附近警戒,如遇危险就向湖心游去或迅速起飞,当经过主巢上空时,用力扇动两翅向雌鸟示警,雌鸟立刻将巢盖好,然后沿着通道离开巢。每天中午气温最高的时候,雌鸟亦要离巢觅食,但时间不长。雌鸟恋巢甚强,离巢前先用巢边材料将卵掩盖好或由雄鸟替孵。在孵卵后期,当有人接近巢时,雌鸟不仅不离开,而是迎上几步,拱着颈发出“ho-ho-”的恐吓声。如果第一窝繁殖不成功,通常要进行补偿性孵卵,但窝卵数明显减少,通常仅为1-2枚。雏鸟早成性,孵出后不久即能下水游泳,但生长极慢,通常120-150天才具飞翔能力。雏鸟生长期间,成鸟亦开始换羽,和雏鸟一起在水中生活,对雏鸟极为爱护,不时让它们爬到自己的背上。
疣鼻天鹅通常于9月底至10月中旬迁往南方越冬,迁徙时常呈6—20只的小群或家族群迁飞。春季则多在2月中下旬开始往北方繁殖地迁徙,也常常成小群和家族群迁飞。迁徙多沿湖泊、河流等水域进行,沿途不断停息。在有些地方,特别是通过引种而有分布的地方,如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疣鼻天鹅已变成了留鸟,不再迁徙。在英国迁徙的距离也很短,最远一般不超过50公里,而且是沿水域进行的。但在西伯利亚、蒙古和我国北方繁殖的疣鼻天鹅,每年春秋季都要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作1000公里以上的往返迁徙。
疣鼻天鹅由于姿态优美、易于驯养,早已被引种到北美、澳洲和南非等许多国家的城镇公园和城郊湖泊,与人类关系密切。由于长期受人类的影响,特别是大量吞吃人类废弃物引起的毒性反应和疾病,致使种群数量在一些引种地区一度衰亡,尽管多次引种,目前数量仍然有限。在我国和整个亚洲地区,由于狩猎、生境破坏和人为干扰,疣鼻天鹅的种群数量也一直在减少,据国际水禽研究局1990年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仅见到8只,日本见到114只。目前,我国已将疣鼻天鹅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作为一级保护动物,并在新疆和内蒙古繁殖地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