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有一处美丽、神奇的草原湿地。它,就是中国北方着名的查干湖自然保护区。
查干湖自然保护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以查干湖水域为主体,以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为主要特征,以自然生态和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内有查干湖、青山头、塔虎城和满蒙文石碑等多处历史文化遗址和生态旅游景点。
查干湖,又名查干淖尔,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它南北长37公里,东西宽17公里,水域总面积42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5米。辖查干泡、辛甸泡、新庙泡、库里泡四个自然水体。区内环境优美,景色秀丽,是吉林省着名的渔业生产基地和天然的旅游胜地。
查干湖古称“大水泊”,宛如一面闪光的镜子镶嵌在绿野平畴的大草原上。湖区自然资源丰富,除了盛产鲤鱼、鲢鱼、鲫鱼等15科68种鱼类和虾类、芦苇、珍珠等水产资源外,在水草肥美的湿地上,还栖息着野鸡、野鸭、灰鸥、鹭鸶、天鹅、丹顶鹤等珍贵禽鸟80多种;同时,又是一个天然植物园,有野生植物200多种,其中药用植物149种。
湖区附近江河泡沼星罗棋布,气候宜人,风光如画。辽代自圣宗起,直至天祚皇帝,每年都千里迢迢地从上京临潢府出发,带领群臣及皇后、嫔妃们到这里巡幸、春猎。于春寒料峭之时,凿冰取鱼,举行“头鱼宴”。于春风吹绿草原,雁鸣鹅叫之际,放鹰捕捉天鹅,举行“头鹅宴”。君臣狂饮,饮酒作乐。并举行大型祭祀活动。
元代至清初时期,查干湖区为蒙古族的游牧之所。在“封禁”政策的约束下,成为封建王公的“放生”之地。
湖东岸连绵起伏的山岗叫“青山头”。它犹如一扇锦绣玉翠的彩屏,遮掩护卫着神秘的查干湖。
青山头是新石器时代遗址。早在4000多年前,东北的先民们就曾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在得天独厚的优美自然环境中,从事着追獐逐鹿、捕鱼捞虾、采集野果等生产劳动。
他们用原始的生产手段和工具,顽强地开拓着人类的生活之路,创造着原始和古代的文明。
山水相依的地理环境,风和日丽的气候条件,造就了查干湖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色。由于这里是天然的渔猎之乡,并占据着特殊重要的地理位置,因此,历史上也是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贵族争雄较斗之地和大清顺治皇帝钦选的风水宝地。
查干湖这块碧绿的明珠,也引起了外国人的注目,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学者冈本正一曾亲赴查干湖进行过考察,在其着作《满支的水产事情》一书中,曾对查干湖进行过详细的描述。近年来,日本某县环境生活部访华团又先后两次来保护区进行考察,对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表示了极大的兴趣。
由于查干湖水生植被丰富,有多种漂浮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及大量的藻类,为鱼类的繁育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1960年,最高年产鱼量6000吨,产苇3万多吨。
然而,1962年以后,查干湖的主要水源——北部霍林河上游,先后建起了四座大水库。由于层层蓄水,致使
入湖水量逐年减少。最后,随着气候条件的干旱,水流完全中断。1972年时,水面缩小到50平方公里。到1974年,湖水近于干枯,盐碱片片泛起,禽兽基本绝迹。并殃及到了周围的大面积草原和农田。
1976年,县领导从国计民生的长远利益出发,高瞻远瞩,果断地做出了“引松入湖”的重要决策。先后历时8年,经历三个时期,耗资5000多万元,终于于1984年开凿出了一条长53.8公里,宽50米的草原运河——“引松”渠,使滔滔的第二松花江水源源不断地流入了查干湖。
查干湖的复活,大大改变了这里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由于“引松”的主干渠与纵横交错的大小引泄支渠连接成网,不但使查干湖焕发了青春,也揭开了前郭尔罗斯养鱼、养苇、水田开发和旅游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恢复生机后的查干湖,湖水澄碧,波光
潋滟,水天一色,汪洋无垠。以其浩瀚粗犷的自然景色,恬静质朴的神姿吸引着众多国内外的游人,成为前郭尔罗斯的一个重要生态旅游胜地。
根据生物多样性的分布特点、地理位置和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查干湖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实验区和缓冲区。核心区设在查干湖中的辛甸泡,这里有大片的芦苇沼泽地,是鸟类良好的栖息繁衍场所,禁止一切人为的活动;实验区包括库里泡、新庙泡、菱角泡和夹心岛以南的水面,这里可进行人工捕鱼和从事旅游活动;缓冲区设在夹心岛以北至辛甸泡之间的过渡地带。
春天的查干湖显得格外辽阔。复绿中的春草染碧了湖岸,绽开的花枝倒映在湖水中。渔帆点点,碧水扬波,水鸟纷飞,烟霞起落。
湖区的夏季满目浓绿,绿的山,绿的水,连吹在脸上的风都带着绿的湿润。湖面上盛开的莲花,肥大的莲叶遮一顷碧绿。一颗颗菱角挂着水珠在阳光下闪闪烁烁,相映成趣。这“绿色世界”所组成的自然环境,使人神往,令人陶醉。
查干湖的芦苇更是游人流连的绿色迷宫。在号称八百里瀚海的松嫩平原上,漠漠大湖被连天接地的芦苇包围着,沿湖洋洋洒洒,浩浩漫漫,铺天盖地,一望无际。这大面积的芦苇沼泽,为查干湖构造出一座天然的水上公园,也为栖息和繁殖在这里的水鸟提供了隐蔽的场所。当你
摇着小船进入芦苇深处时,可以听到鸭雁私语,百鸟啾鸣,呼朋唤伴,亲昵传情。
保护区内的明水面、沼泽、芦苇、草滩等湿地生境,为水鸟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众多的浮游生物和鱼类,是水禽良好的饵料。查干湖中的鸟岛,人称“雁鸭岛”,碧水四环,灌木丛生。由于受人为的干扰较小,每年春夏从南方飞来的各种禽鸟,使这里成为鸟的世界。鹰飞鹤舞,珍禽荟萃。它们在这里鲜活自在地生活着,孵卵其间,鸟蛋、雏鸟比比皆是。其数量之多,密度之大,为北方所罕见。
查干湖最迷人的时节,是渔汛到来的时候,只见上百只渔船扯起片片白帆,驾晨风,披霞光,解缆出航。渔歌在船头荡漾,水鸟围着渔船纷飞,使辽阔浩淼的湖面呈现出勃勃生机,充满了诗情画意。
秋天的查干湖,湛蓝的天空格外晴朗。蓝天之下,湖水显得更加清澈透明。此时乘船在湖中漫游,你会嗅到一股股水草的幽香。深深地吸上几口,会把你的五脏六腑都涤荡洁净。
冬日的查干湖银装素裹,现出一副冰雪世界的姿容。极目望去,冰封的查干湖犹如一块巨大的碧玉,横卧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里。
“冬捕”,是查干湖最壮观的场景。当气温降到零下30多度的时候,偌大的冰面上弥漫着浓浓的寒雾。渔民们凿冰的“咚咚”声,赶马车的吆喝声,渔把头的号子声,神秘地在北方的雪野中飘荡
,使寂静的雪野充满了极其诱人的魅力。
当2000多米长的大网下到水里后,拖网的马轮开始转动,马和人的嘴、胡子、眉毛上都挂着洁白的冰霜,拼命地围着轮杠转。一网出来,竟能打出几十万斤鲜鱼,堆在冰面上,简直像小山一样。
中国北方神秘的冬捕造就了灿烂的渔猎文化。当吉林电视台在前郭尔罗斯拍摄的《查干湖冬捕》的电视片于2000年在波兰召开的“国际民族电视节”上播放时,竟引起了轰动效应。查干湖冬捕的壮丽景象使生活在欧洲的人们惊呆了,他们从来没见过这样奇特、美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从未见过冰下出了这么多的大鱼,也从未见过这样激励人心的捕鱼场面。因此,感到无比的新奇和激动!一致同意,让此片荣登“金榜”。
片中所反映出的正是查干湖人保护自然、亲近自然,将自己融人自然和大自然给予他们丰厚回报的情景。
由于查干湖的鱼是在天然状态下生长的,无人工投饵,无任何污染,经有关专家对查干湖的水质、大气、泥土及其它自然环境因子的严格检测,农业部食品质量监测中心的严格检查,其鳙鱼(胖头鱼)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批准为“绿色食品”。
近年来,为了加快旅游事业的发展,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颁布实施了《查干湖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聘请北京大学的专家组制定了《查干湖自然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地开发建设了湖区内的湖标、妙因寺、查干淖尔敖包、鸿鹄楼、雕塑群、蒙古族民俗村、郭尔罗斯博物馆等项目。
妙因寺是一座气势恢宏的藏式喇嘛庙宇。
坐落在绿荫铺地的查干湖东岸的向阳坡地上,依山傍水,幽静肃穆。在妙因寺的寺前,设置宽阔的广场。按照传统的习俗,每逢重要节日,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俗称“跳鬼”的查玛舞会。
敖包,是蒙古族人祭祀山神和路神的地方。在每年夏季水草丰美的六七月间,要在这里举行祭祀敖包的活动。祭祀之前,他们先在敖包的四周挂起彩色的经幡小旗,插上柳枝,装饰一新。然后由喇嘛们点火焚香,敲锣打鼓,跪拜诵经。之后,带领众人从左至右,绕敖包行走三周,祈神降福,保佑风调雨顺,农牧丰收。仪式结束后,到预先安排好的地方去吃大锅肉粥和举行摔跤、赛马、射箭等游艺活动。
“鸿鹄楼”建筑在查干湖腹地的至高点上
,为五层塔式建筑
,曲径通幽,没有喧嚣,没有烟尘。在绿水深潭的湖面上,连水禽的羽毛都透着一股灵气和神韵。登楼眺望,可鸟瞰查干湖全景。在此观赏天鹅、丹顶鹤等珍稀鸟类的嬉戏活动,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湖区的“雕塑群”,分别雕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民族英雄陶克陶胡、一代琴王苏玛和为解放前郭尔罗斯立下赫赫战功的蒙古骑兵团等古今着名人物及英雄的群体像。他们均
坐落在风光秀美、净洁无污染的查干湖畔,将永远受到人们的尊敬、爱戴和颂扬。
建于湖畔的蒙古族民俗村,是以传统的民族风格设计建造的。由现代化的宾馆和大中型蒙古包群所组成,集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以献哈达、敬美酒、吃手把肉等独特的蒙古族民俗招待客人,向人们展示着马背民族纯朴圣洁的“查干湖
”文化和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情。
郭尔罗斯民族博物馆,是一座二层四合天井式建筑,具有鲜明的蒙古族艺术风格特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题写馆名。馆内分文物、民俗两个展厅,是了解前郭尔罗斯历史和进行传统民族文化教育的最好基地与课堂。
查干湖自然保护区既包含了蒙古民族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精髓,也展示了郭尔罗斯大草原壮观而豪放的自然和人文美景。这是郭尔罗斯旅游业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考察保护区的环境,参与蒙古族的民风民俗活动,会使你受到高品位、高格调的民族文化熏陶和科学知识教育。
前郭尔罗斯人的生态环境意识很强。他们认为,查干湖的美,主要在于自然原始的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是大自然赐给前郭人的福祉,需要从各方面精心地呵护。把查干湖的自然资源保护好,不只是保护了中国北方少有的净土,也是保护了几千年来人类渔猎文化、游牧文化生活的博物馆。因此,在开发建设的同时,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切实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
,狠抓水资源、矿产资源、生态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每座建筑物的周围,都栽植了树木,铺造了绿地,做到了绿化、美化、香化
,突出了环境美、自然美、生态美。
县委、县政府还先后发布了加强保护区管理的通知和整顿景区经营秩序的通告,并成立了保护区管理机构,对湿地的管理实行了立法,全方位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又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候鸟的措施,严惩破坏湿地的行为。如在湿地周围严禁开荒,严禁建工业项目,禁渔期内严禁捕鱼,严禁在湿地内捡拾鸟蛋和捕猎鸟兽等。
为了防止污染,保护区内的餐饮业一律使用清洁能源液化气,宾馆内使用太阳能洗浴。还修建了环保厕所,增添了垃圾集装箱和果皮箱
,游客们也都自觉地不动保护区的一草一木。还准备在保护区内兴建一些环保项目,如建设生态科普园和环保监测站等,把科研、监测、教育和旅游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进一步创造条件,将燃油游艇改成无污染的电瓶游船。经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当地群众的环保观念和动物保护意识大大增强。经常有群众把在野外拾到的伤病动物抱回家中精心饲养,然后送回保护区或放归大自然。
这里的蒙汉各族人民,将大自然视为兄弟,将鹤雁等禽鸟看成吉祥如意、长寿高洁的象征。正因为如此,这里的古朴美丽自然景观才保持了较完好的原生状态,旅游者才能在雁飞鹤舞、百鸟争鸣中享受到如此和谐的自然美景。
查干湖自然保护区是个可爱的地方,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世界。这里的青山、绿水、蓝天,这里的优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必将给正在进行跨跃式发展的前郭尔罗斯各族人民带来更加丰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