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油莼齑酱是《红楼梦》中的一道经典美食。第75回,王夫人笑道:“不过都是家常东西。今日我吃斋,没有别的东西。那些面筋豆腐老太太又不大甚爱吃,只拣了一样椒油莼齑酱来。”莼齑大家都很陌生,但是莼菜,大家都熟悉,又名马蹄草。“齑”就是切碎的腌菜或酱菜。椒油莼齑酱的做法是将新鲜莼菜切碎了,拌上盐粒姜末葱末椒油等腌制而成。《红楼梦》第28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宝玉唱的一个小曲:“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贾宝玉所唱《红豆》曲,“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的“莼”和王夫人孝敬贾母的椒油莼齑酱的“莼”,都是指同一种东西——莼菜。
莼菜,水生宿根草本,叶片呈椭圆形,深绿色浮于水面。嫩茎和叶背有胶状透明物质。夏天抽生花茎,花小,暗红色。性喜温暖,在清水池中生长。春、夏季采作蔬菜;秋季植株老衰,叶小而味苦,多用作猪饲料,宋代诗人陆游有云:“老却莼丝最恼人”。莼齑酱,“齑”就是把蔬菜的茎叶切细,加盐或其他调料,如茴香、花椒末、酒、醋等等,进行腌制,制作成家常食用的酱菜。宋人《东京梦华录》有云“菜蔬精细,谓之‘造齑’”。椒油莼齑酱制作就是挑选茎叶较嫩的,洗净放入沸水锅子中焯水,再捞入冷水盆中漂洗,用包布挤干水,切碎,加入椒油等调料拌匀。“莼菜”茎叶细碎,又有粘液,加工费时费力。用椒油拌出的莼齑酱,味不在莼羹之下。
椒油莼齑酱是腌制的路菜,路菜就是长途旅行携带的菜肴。在《红楼梦》时代长途旅行,受交通条件限制,每天只能走上百八十里。当年贵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由北京去广州,据《日记》记载,走了三个来月。每天住店打尖,伙食怎么办呢?固然有地方官按站送酒席,但也要经过荒僻小店,生活条件既差又不方便的地方,即使带有厨师、佣人,也买不到什么像样的东西,而且行色匆匆,风尘仆仆,也没有时间去做。这便要在动身行旅之前,预先做好一些“路菜”,装在容器中,带在路上。到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荒僻小驿,打火做饭,不必弄菜,只要烧锅干粥烂饭就可以了。拿出“路菜”,实实惠惠也可吃一顿,保证旅途饮食健康。像《红楼梦》中所写,黛玉北上、薛蟠远出做买卖,这种长途旅行,习惯都是要带“路菜”的。不但自家要做,而且亲戚朋友还要以精美“路菜”,互助馈赠。是一时风尚。“路菜”要经久不坏,要有荤腥保证口味和营养,要便于携带,不能有汤汁等等。最普通的如肉丁、鸡丁、开洋等炒辣酱呀,五香大头菜切丝炒肉丝、干丝呀,鸡丁、香干丁炒乳酱瓜丁呀,斑鸠丁炒笋丁、乳酱瓜丁呀,油焖春笋、冬笋呀,以及或糟或蒸的鲫鲞、白鲞呀等等。其特征是重油、稍咸、无汁,可以经久不坏;便于冷吃,食用方便;香而多油,但不腻,易于吃粥、下饭;无汤水卤汁,放在瓷罐中或菜篓中便于携带。旧时大小菜篓是用细柳条或竹丝编制,再用绵纸、桐油糊过里子,外面也上了桐油,既不漏油漏水,也不怕外面水湿。当年运送大量油、酒等流体物,都用这种大油篓、酒篓,比瓷缸、木桶都好。因其坚韧而稍有弹性,不大重的碰撞,不会破裂。用小的小口大肚围菜篓装“路菜”,菜中少量的油汁也不会从篓中漏出,走长路十天半个月可以大大解决吃菜问题。
西湖莼菜,杭州人都不陌生,这是古往今来杭州的一道名菜,一向以新鲜为美,“千里莼羹,末下盐豉”,丰腴厚味可比塞上羊羹。据说胡雪岩给远在新疆的左宗棠送莼菜,是用绵纸和纺绸层层包裹,六百里加急快马传递。红楼梦里切碎了做椒油莼齑酱,也是个高明的保存方法。杭州的两位大诗人写过歌咏莼菜的诗词,白居易写的是“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苏东坡一生曾两次在杭州出任地方官,他写的咏莼菜的诗又有不同,他说:“若问三吴胜事,不唯千里莼羹”,从另一个侧面赞颂了莼羹的味美。西湖莼菜自古与松江鲈鱼齐名。《晋书》中就有“莼囊鲈脍”的记载。
西湖种植西湖莼菜已有很长的历史。据明代《西湖游览志》记载,西湖苏堤望山桥栽种西湖莼菜。在当地,全年除大伏天和结冰期外,均可种植西湖莼菜。一般选择水深一米左右,水质肥沃,排灌方便的湖塘栽种。西湖莼菜种子发芽率低,一般采用茎蔓进行扦插繁殖。挖取泥中越冬的地下茎或生长时期地上部分进行扦插。种植方法有斜插和平插两种,种前都要把水放浅。从每年五月初到十月底,是西湖莼菜的采摘期,尤其是五月中旬到七月中旬的西湖莼菜,茎叶肥壮,鲜嫩,蛋白质多,质量最佳。采摘下来的西湖莼菜,经过加工,可以长期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