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湿地博物馆的故事”获奖征文选登
中国湿地博物馆3周年馆庆——
“我与湿地博物馆的故事”获奖征文选登
编者按:中国湿地博物馆于2009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是我国唯一一座以湿地为主题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作为向社会大众传播普及湿地科学知识、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媒介,中国湿地博物馆开馆3年来,已成功接待了游客近300万人次,其中三分之二为青少年。
在中国湿地博物馆3周年馆庆之际,我们隆重开展了“我与湿地博物馆的故事”的征文活动。这次活动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热烈响应,在短短一个月里,共收到了征文197篇。其中参与活动的,有曾经来参观学习的小学生,有参与过科普活动的中学生,还有一直在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大学生。
这次征文活动,我们共评出获奖作品27篇。在此,本刊选登部分优秀作品,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中国湿地博物馆三年来的成长与收获。
我与中国湿地博物馆的故事
文/浙江省临安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何倩
思绪被拉回至一年前
还记得第一次与“你”的相见
那是个雨后初晴的午后
轻轻撩起面纱
临水的博物馆
宛如雨后的彩虹
绿丘 绿丘
我呓语着
这诗情画意的名字
历史的积淀
江南的朦胧
让我深深向往
书籍的描述
电影的欣赏
都不如一次到访
馆内的老照片
引我进入时空的隧道
带我感受不同时期的西溪历史
叹为观止的钟乳石
美丽稀有的动植物
领我感受世界各地湿地的美好
在这里,我领略了地球母亲令人惊叹的创造力
在这里,我充实了自己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
梦中的绿丘令我神往
现实的绿丘流连忘返
○“我与湿地博物馆的故事”获奖征文选登
重游中国湿地博物馆,温故而知新
文/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附属新明半岛英才学校9A班 陈素琴
曾经去过一次中国湿地博物馆,但完全是抱着一颗去玩的心态,谈不上有什么收获。这次重新来到这里,感受颇深,它给我上了精彩的一课。
湿地美丽的地貌,使地球充满生机。虽然它只覆盖地球表面的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因此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同时,湿地与人类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我们需要的大多数淡水都来源于湿地。世界上绝大部分历史文化名城也与湿地息息相关。自古以来,人们依水而居,湿地周边是人类择居的理想场所。黄河与长江哺育了华夏文明,尼罗河养育了神秘梦幻的古埃及,“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巴比伦起源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佛教的发源地印度依靠于印度河与恒河,由此可见,湿地对人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博物馆内的景观模型栩栩如生,让我仿佛置身于真实世界。杭州的西溪湿地自然景观优美,文化积淀深厚,是国内唯一的集城市、农耕、文化湿地为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一曲溪流一曲烟”,水是西溪的灵魂,这里河流纵横交汇,分布着港口与鱼塘,形成了独特的景致。西溪的美,美在水天一线的水墨;西溪的美,美在多姿多彩的习俗;西溪的美,美在巧夺天工的生机。过去的西溪质朴醇厚,如陈酿的梅酒;席卷时间的沉淀,扑面而来的清香,是不可言喻的甘甜。现在的西溪杰出创新,如柿子节上的果实充满红火的朝气,“杭州活鱼库”的称号赞颂了它的天然与环境。未来的西溪会更加美丽,美在它的一切。
广西山口的红树林灵巧可爱,是天然的海安卫士,湿地水鸟的乐园,错综复杂的根系,缠绕着海岸的安全;塔里木盆地的胡杨林湿地贯穿了整个塔里木盆地,胡杨有着“生后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的顽强神奇的生命力,这是一条“生命之河”;哈尼梯田湿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云海各处,神奇壮丽,山有多高,水有多高;鄱阳湖的白鹤占全球35%以上,越冬候鸟成群齐飞的景象是令我惊叹不已;崇明海滩集淡雅秀气与雄伟壮丽于一体,“白浪茫茫与海连”,天与海汇成一体,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
湿地的魅力无处不在,这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公园,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重返湿地博物馆,我不仅看见了新奇创意的多媒体技术,更体会了湿地和自然对我们的意义。
千百年来,人们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恩赐,人类的手托起了地球,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像这种深不可测的接触,我们在享受自然给予时,应该同时给予自然一份关心和责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了解,保护自然,这份关系应该由我们每个人努力延续。
在湿地博物馆里上的这一课,我很满足。
○“我与湿地博物馆的故事”获奖征文选登
中国湿地博物馆——我的第二课堂
文/浙江省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文苑小学五(3)班 周语宁
在杭州那么多博物馆中,我最感兴趣的,去得最多的是中国湿地博物馆。不仅因为它离我家近(10分钟车程),更重要的是中国湿地博物馆馆里面有永远学不完的知识,寓教于乐,生动有趣,就像是我的第二个课堂。
博物馆分设序厅、湿地与人类厅、中国厅、西溪厅4个主题展厅。在博物馆中,我了解到湿地是人类文明起源和延续的重要地方,是文明的摇篮。湿地就是天然的或人工的沼泽湿地,形成湿地的三大要素有:水、水成土壤、适水生物。湿地中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还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和生态效益,就像是城市的肾。
博物馆中那些为方便我们小朋友了解湿地知识的高科技机器,是我最喜欢的。如果把手放在摆设柜里摆设物品的上方,墙上的大电脑屏幕上就会显示并讲解和物品有关的知识;通过望远镜,就会显示并讲解和这种动物或植物相关的知识。这些高科技的机器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还有各种各样的电脑游戏,我们可以一边玩,一边也学到不少环保方面的知识!
还记得博物馆开馆第一年,我走进4D立体电影放映厅,坐在软软的椅子上系好安全带,带上眼镜,全神贯注地盯着大屏幕,讲述田博士和女记者一起寻找麋鹿的故事《寻找麋鹿》,因为是4D电影,里面的景物立体感很强,栩栩如生,让人感觉身临其境。一条扭动的眼镜蛇吓得我心惊胆战;张开了血盆大口的鳄鱼更是令人不寒而栗!最终他们找到了麋鹿,当我看到麋鹿悠闲地在湿地里散步时,非常高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好动物,就是在保护地球家园,保护人类自己。
第二年,我去湿地博物馆听过《恐龙是怎样变“酷”的》趣味知识讲座,可有意思了。比如: “恐龙是素食主义者吗?”、“恐龙都是呆头呆脑的吗?”以及“奇形怪状的恐龙”等有趣的方面,通过简要的文字介绍、丰富的图片浏览与高清视频观赏,带领我们共同探寻自然的奥秘。
去年的暖春四月,中国湿地博物馆举办了以“科学爱鸟护鸟,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爱鸟周”活动。学校还组织我们开展了相关的征文,少儿美术基地的胡老师还带我们去参加现场绘画活动。让我明白鸟类是可爱的小生命。湿地里栖息着各种鸟类,大约有126种。“劝君莫打三春鸟,雏在巢中望母归”,鸟儿可以唱出动听的乐曲,可以奏出春天的旋律。让我们担起保护鸟类的责任,人与鸟类的和谐共处,为它们共筑一个绿色家园!
去年11月,我和妈妈去湿地博物馆看西溪民俗文化展。“水调浮家——西溪民俗文化展”,有许多实物及图片、视频等,向我们展现自古以来西溪湿地农民们在生产经营、衣食住行、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民俗风情和地域特色。展厅里还安排了织土布、编织小花篮、唱越剧、传统武术等精彩展演活动。
……
西溪湿地博物馆真像一本博大精深的书,一个丰富的宝藏,一位无所不知的朋友,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师。只要有时间,我一定会常回去看看,了解更多的湿地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