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的各类博物馆已日益成为社会大众参与志愿服务的一个重要场所。同时,吸引社会大众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既是博物馆有效履行知识普及职责的需要,也是促进博物馆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博物馆与志愿者之间应该是一种积极互动、发展共赢的良性关系。
作为公益性、服务性的文化展示与教育机构,中国湿地博物馆承载着展示湿地之美、普及湿地知识、弘扬环保理念的重要职责。要实现这样的任务,仅仅依靠馆内工作人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志愿者工作,来吸引更多的社会热心人士参与和帮助我们的工作。为此,从2009年11月开馆伊始,我们就面向社会积极开展志愿服务的实践探索,通过三年多时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收获了一些有益的体会。
一、打好硬件基础,增强博物馆志愿者的归属感。
必须让前来服务的志愿者们对博物馆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志愿工作才能真正产生实效。为此,我们首先从硬件基础入手,力所能及地为志愿者开展服务创造良好条件。例如,为志愿者专门配备了统一的服装,不仅方便参观者辨认和求助,也规范了志愿者的形象,使志愿者通过着装对博物馆产生归属感,对志愿服务产生荣誉感;凡是经过必要的培训后正式被我们聘任的志愿者,每次来馆开展服务工作,我们均提供每人10元钱的交通津贴和价值15元的工作午餐;为了方便志愿者有效地引导观众进行参观,为观众提供帮助服务,我们还编印了专门的志愿者服务手册和服务证书,详细记录了志愿者的个人基本信息、服务时间、服务次数以及服务心得和体会等,并且把它作为年终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同时,我们还通过借鉴香港湿地公园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成功做法,在博物馆内专门腾出地方,建成了面积达150平方米的“小V之家”(“小V”是对志愿者英文名Volunteer的简称),设有办公桌、会议室、阅览室、活动室,志愿者在我馆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同时,可以在“小V之家”休息、交流、学习和娱乐,从而使志愿者在博物馆找到“家”的温馨感。
二、强化服务管理,提高博物馆志愿服务的规范性。
2009年11月刚开馆,我们就制定并开始实施《中国湿地博物馆志愿者管理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了志愿者的基本条件、志愿者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以及对志愿者管理的措施,为我们组织社会大众开展志愿者服务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同时,我馆还建立了完整的志愿服务活动台账,年初有详细的志愿者工作计划,平时有每一次志愿活动、每一位志愿者参与情况的登记及每一次志愿者培训的记录,年终有志愿者工作总结和评优表彰的相关材料。我们还加强业务的培训指导,每一位志愿者都要先接受我馆安排的课程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接待礼仪、湿地知识、讲解技巧、医疗常识、消防知识、应急处理等等,并组织相应的考试,合格者方能上岗。全国第八届残运会期间,我们还对志愿者开展了手语培训。每年的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前后,我们还要召开由合作单位和志愿者代表参加的总结交流会,对一年来开展的志愿服务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并且评选和表彰志愿者工作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同时,还组织志愿者撰写服务体会,通过座谈会、网站和义工之家悬窗墙等载体进行交流,促进志愿服务水平的提升。
三、探索活动载体,丰富博物馆志愿服务的形式。
志愿者来自社会各界,身份素质各异,如何既保证志愿者层面的多样,又突出重点选聘更多符合博物馆需要的志愿者?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根据不同的志愿者群体,设计不同的服务活动载体,来丰富志愿服务的形式。首先是加强馆校合作,建立校外基地。三年多来,我们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课程”的方式,先后与浙江大学蓝田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外国语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等20多所学校签订了馆校合作协议,通过学校的社团、学生会等组织招聘和初选志愿者,为我馆持续输送了一大批素质较高的青年志愿者;其次是关爱民工子女,成立服务小队。为了让更多的民工子女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我馆每年都会不定期开展一系列关爱民工子女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帮助他们融入城市生活。为此,我们的“小V之家”志愿服务队还专门成立了一支“关爱小候鸟”服务分队,目前这支分队有100多名成员,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间1600多小时。此外我们还广招社会精英,聘任荣誉馆员。2012年2月,我们通过新闻媒体首次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荣誉馆员”,经过层层选拔,有三位“荣誉馆员”脱颖而出,其中年龄最长的钟光宏先生是杭州为数不多的“功勋志愿者”之一,有着极为丰富的志愿工作经验。目前,我馆已拥有3批共7名荣誉馆员,他们通过组织各种义务宣传活动,为提升中国湿地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
四、深化服务内涵,提升博物馆志愿服务的实效。
回顾我馆三年多来的实践,我们的志愿服务工作可谓是经历了三个不断提升的发展阶段。在建馆初期,志愿者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观众服务、导览解说和展厅维护。志愿者在博物馆内为观众提供最基本的疑难解答,引导观众参观及参与馆内的互动项目,为部分有需要的观众提供参观引导和简单的讲解服务,并配合展厅内的工作人员做好秩序和布展等的维护工作;从2011年起,志愿服务的内涵得到了拓展,不仅参与引导观众、提供讲解、维持秩序等基本的志愿服务,还开始参与到博物馆的重要活动和展览中来,如国际动漫节期间,参加我馆分会场的Cosplay动漫巡游活动;博物馆日期间,参加我馆组织的广场宣传活动;在热河古生物化石展、西溪民俗文化展等大型专题展览期间,参与了开幕式的氛围营造工作等;2012年以来,志愿者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博物馆活动的组织和策划中来,服务的层次和深度都有新的推进。如浙江科技大学的志愿者与我馆的策划人员共同策划了“从简”环保包装创意设计展;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志愿者在杭州市民体验日当天与我们一起策划开展了微型风筝制作体验活动等等。同时,志愿者不仅在博物馆内开展服务,还走出博物馆开展活动,如杭州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与我们的宣教员一起到吴山广场开展文化遗产日的宣传活动;下城区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还在馆外担当起了我们的“义务宣传员”。
博物馆志愿服务是一项意义深远、前途广阔的工作,目前我们还只是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实践。如何进一步有效吸引社会大众,在更深和更广的层面上开展富有成效的志愿服务,还需要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在实践中找寻和积累更多有益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