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高原湿地资源
在我国山高水长的西北部高原,贵州西部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县城西南隅,有一个贵州高原最大的天然淡水湖,这就是草海。
草海又名南海子、八仙海,是石灰岩溶蚀湖,属典型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 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以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鸟类为主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草海保护区面积120平方公里,湖底平均海拔2200米,平均水深2米,蓄水量1.4亿立方米。水域面积45平方公里,大概相当于杭州西湖的5倍。
草海浪静波恬,繁茂的水草像片片绿色的地毯铺垫水中,湖中白帆点点,波光粼粼,一片宁静淡泊的世外桃源景象,素有“高原明珠”的美誉。
草海四面青山环抱,林木茂密,南岸有一个约0.33平方公里的半岛,最窄处仅有200米宽的地段与陆地相连;西部有一个名叫“阳关山”的孤岛,岛上竹篱茅舍、鸡犬相闻;草海东南水面有六洞桥及望海楼,沿桥烟柳长堤,垂柳依依,长堤东端有寺庙,相传吕洞宾曾到此一游。
这里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各有特色。
每到暮春时节,草海周围便被千姿百态、绚丽动人的杜鹃花覆盖,平添几许活力与生机;夏季的草海是避暑胜地,秋季则是花的海洋,湖中的水草在碧水中开出一朵朵、一串串、一片片的黄花、红花和白花,船行其中,花随水波浮动,如入仙境;到了冬季,虽然杜鹃花过了时,水草的花也谢了,但是到了观赏鸟类的最好季节,尤其是春节前后,置身湖上,即使对面大声说话也可能听不清楚,因为四周全是候鸟的鸣叫。
草海因水草繁茂而得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素有“鸟的天堂、草的世界、鱼的王国”美誉。
草海土壤肥沃,水质良好,湖水较浅,透明度大,且湖底又多为淤泥底质,因而水生高等植物种类繁多,水草覆盖率达60%,水里生满了海菜花、芦苇、蒲草、水葱、紫萍、金鱼藻等水生植物40余种。此外,还有衣藻、盘藻、球粒藻等数十种浮游植物。
草海盛产鱼虾,有丰富的鱼类资源,在这片富饶美丽的“水下家园”里,共生活着鲤鱼、鲫鱼、麦穗鱼等9个鱼类,其中威宁细鱼是名贵特产,体长1~2厘米,肉嫩味鲜。
每年到这里越冬的鸟类有208种,10余万只,其中珍稀鸟类70余种,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黑颈鹤、白头鹤、黑鹳、白鹳、白尾海雕等;属Ⅱ级重点保护的有白琵鹭、鸢、白尾鹞、游隼、红隼、灰鹤、短耳鸮等20余种,此外还有大量的大雁和野鸭,草海因此而成了鸟的王国。
草海还是冬季候鸟的避寒胜地,也是世界人禽共生、和谐相处的十大候鸟活动场地之一。每到冬季,草海以它丰富的湿地湖泊资源迎来的候鸟数以万计。据统计,
蜚声海内外的“黑颈鹤之乡”
在这些冬季来此栖息的鸟类中,我国特有的高原候鸟、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黑颈鹤最为着名。
黑颈鹤是世界珍稀鸟类,被定为全球亟需挽救的濒临灭绝物种,与大熊猫、金丝猴一样被列为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
1876年,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尔斯基在青海湖边发现黑颈鹤,它是全球15种鹤中最晚被鸟类专家记录的种类。黑颈鹤是唯一一种栖息在高原地区,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鹤类。现在全球仅存7000余只,而每年来草海越冬的黑颈鹤就达到1000只以上。无论是从数量还是种群集中程度来说,草海都是迄今所知黑颈鹤最大的栖息地,草海也因之被称为“黑颈鹤之乡”,蜚声海外。
1983年,国际鹤类保护会议在印度加尔各答召开,会议公布,全球只有200只黑颈鹤;1988年,一个国际组织在北京宣布,到2000年,中国将有10种野生动物灭绝,其中就有黑颈鹤。由于我国政府及一些民间团体的共同努力,现在,黑颈鹤非但没有灭绝,其野生种群数量反而有了大幅度的回升,2007年最近一次公布的黑颈鹤野生种群总数上升到7000只左右。
每年的十月中下旬,农历九月九前后,黑颈鹤从遥远的青藏高原飞来,直到次年的三月才离开。“鹤鸣九泉,声闻于野”,黑颈鹤,年复一年和我们在草海相会。
黑颈鹤属大型鹤类,成年鹤体重在5至7公斤之间,体长可达1.5米,体羽为灰白色,头顶和丹顶鹤一样有血红色的冠,其实那是它们裸露的皮肤,到了发情期会更加鲜艳。与丹顶鹤不同的,是黑颈鹤的脖子和脸部是黑色的,这就是黑颈鹤得名的最重要的特征。
在草海周围,有许多临水而居的村镇,如草海镇、胡叶林村、银龙村、西海村等,都是黑颈鹤主要栖息地,也是观鸟的胜地。这里民风淳朴,人们世世代代与鸟类共同生活,已经把它们视为与自己一样的大自然居民,对它们呵护有加。村民们都很自然地保护着在此栖息的鸟类,每个村庄都有专职的护鸟员,保护着这些人类的朋友。
草海湖畔多湿地和庄稼地的混合地带,包括黑颈鹤在内的许多鸟类喜食的土豆、玉米、荞麦、燕麦等农作物。每年,村民们都会专门为鸟类种一季菜,秋收时也常常故意在地里留些农作物不收,这都是为了给鸟留下越冬的口粮。
在威宁草海,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听到人类与鸟类和谐相处的故事,人类和这些大自然的朋友共同分享大自然赐予的环境,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活画面。
人为影响及面临的发展和保护
作为贵州高原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属高原溶丘地貌的草海堪称“黔中巨浸”。地质学家研究证实,“草海是贵州成湖最早的天然湖泊,发展历史已逾20万年”。据《威宁县志》记载,草海本来是一个村寨星罗棋布、人烟稠密的山间盆地,清咸丰七年(1857年)春夏间,落雨四十余昼夜,山洪暴发、挟沙抱木,致盆地内大部分落水洞堵塞,大水涨至城南斗姆阁门外,形成南北两海(南海又称东海,现草海主体;北海现又称西海、下海子)。清咸丰十年(1860年),当地阴雨连绵,山洪暴发,“水忽大涨,两海遂汇为一”。因水面与沼泽相连,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分布广泛,且有浮水植物连缀其间,“草海”因此而名。
历史上,草海曾数度遭到人为的破坏,尤以1958年和1970年最为严重。
据当地有关人士介绍,1958年前,草海水深2-5米,水域面积常年维持在45平方公里左右。但由于每到雨季,草海常因洪水泛滥而淹没湖滨的滇黔公路干道及部分农田,形成水害。1958年,有关部门在草海实施了排水工程,草海水域面积锐减至31平方公里,几乎遭受灭顶之灾。
1970年,为了得到更多的耕地,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草海当地又开始了大规模的“围海造田”工程,到1972年,草海仅存约5平方公里的水面,有高原明珠之称的草海却就此消亡。
疾速间遭受瓦解的草海,在让候鸟迁飞他地的同时,也让威宁当地及周边部分地区尝到了“气候反常”的恶果。
1980年,贵州师范学院黄威廉教授曾在研究报告中写道,“草海排水后,使局部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空气湿度降低,大气降水量减少。在导致年平均气温降低的同时,致使灾难性天气增加,春旱加剧、夏季低温、秋雨增多。大风、冰雹天气增加,霜冻加重,对农作物生长十分不利。由于湖泊消失,湖滨周围村寨井水干涸,生物种类减少,迁飞鸟类几乎绝迹。”
有鉴于此,专家、学者和公众一致呼吁恢复草海水面,重建草海湿地生态环境。
1981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决定恢复草海。至1982年首期蓄水工程竣工,草海水位高程达到2171.7米,相应水域面积恢复至1980公顷。草海重新蓄水后,水生植物、鱼类、鸟类的种群数量逐年增加,草海开始真正复苏。
1985年,贵州省政府决定建立草海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珍稀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并列为省级重点自然保护区,成立保护区管理处对草海进行管理,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的一级重要湿地,草海被誉为“全球十大最佳湖泊观鸟区之一”。
由于地理位置、历史遗留问题等因素,今天的草海也面临着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湿地开垦为农田、人口数量增长、城市污染排放等等,都在威胁着草海的生态环境,并制约着草海的生态保护和旅游的开发。草海,也亟需更多的关注、行动和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