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长的颈,红色的顶,黑色的翅膀和尾羽衬托着白色的体羽,犹如一件雅致的燕尾服……引颈站立时高贵典雅,展翅飞翔时轻盈优美。这群美丽的舞者就是黑颈鹤,世界上唯一的高原鹤类,被称为“鸟中大熊猫”、“高原圣灵”。
黑颈鹤( Grus nigricollis),是一种生活在高原淡水湿地的鹤类,是世界15种鹤中唯一栖息于高原的鹤种,也是15种鹤中最晚发现的鹤类。黑颈鹤是大型涉禽,适应于高原沼泽生活,外部形态上具有鹤类共同的长嘴、长颈、长腿和身高的明显特征:其体型在鹤类中居中等,全长120cm左右。全身灰白色,头顶裸出部分呈暗红色,布有稀疏发状羽。到求偶期间裸露的红色皮肤更会膨胀起来,格外鲜红。除眼后和眼下方具有一小块白色或灰白色斑外,头其余部分和颈上部约2/3均为黑色,故称黑颈鹤。
黑颈鹤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鹤种。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繁殖地在青海、西藏北部、四川、甘肃和新疆,越冬地在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拉萨河与年楚河流域及云贵高原北部,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神圣的大鸟。黑颈鹤每年到达越冬地的时间大约在10月底,第二年2月下旬开始迁飞,时间长达四个月。越冬期间,早晨7点前后它们就陆续飞到沼泽地或向阳的山坡地觅食,有时也到收割后的农田中刨食遗留的洋芋、青稞、荞麦、燕麦、萝卜以及草根等。它们刨食的时候很少用脚,而是用长嘴直接在松土中寻找。黑颈鹤越冬时集群较大,一般都有十几只至几百只在一起生活。刚飞到越冬地时黑颈鹤胆很小,特别警惕,一直要在空中盘旋,直到它们认为安全了才会慢慢降落下来。长途飞行时,黑颈鹤群多排成“一”字纵队或“V”字队形前进,到达目的地后,开始分群配对,并转为成对活动。
黑颈鹤每年3月底至4月初飞到繁殖地,当湖沼中的冰雪开始消融时,黑颈鹤群体便开始分散,雄鸟和雌鸟四处漫游,寻觅佳偶。求偶时,雄鹤和雌鹤的头颈都伸向前方,发出“嘎—嘎”的叫声,彼此呼应,一前一后地相伴行走,且展翅偎依,似仙女飘逸,盘旋飞舞。与其他鹤类不同的是,黑颈鹤在产卵前无营巢期,产卵后再营巢。其巢简陋平坦,就近选择薹草、三棱草、莎草、针蔺、藨草和其他干枯的水草筑成。4月底到6月中旬为产卵期,5月中下旬为产卵高峰期,通常产2枚卵,也有产1枚卵的,卵为淡绿色或橄榄灰色,有不规则的褐色斑。
黑颈鹤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禽类,驰名世界,具有重要的文化交流、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1989年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1994年被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列为易危(Vulnerable)物种;1995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of Endangered Species)的附录Ⅰ;属于世界急需拯救的濒危物种;1998年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
中国民间以鹤为“神”,历来对其尊崇和保护,但也有不法分子非法捕捉、杀害黑颈鹤,甚至以吃鹤肉为荣,对其生存造成了威胁。作为高原草甸沼泽栖息的鸟类,原本在“高处不胜寒”的云、贵、藏地区生活、迁飞,与世无争。而随着栖息地破坏、丧失和冬季缺少食物等状况的不断出现,黑颈鹤种群也受到严重威胁。养鱼、灌溉、建坝、修路和扩大耕地等一系列人类经济活动,使得沼泽资源严重破坏,从而导致黑颈鹤栖息地面积日益缩小。此外,农业活动也对黑颈鹤种群产生着不小的影响:在西藏中南部地区,由于引进技术,农民由种植传统的大麦、春小麦和蚕豆,改种高产的冬小麦。当冬小麦还未出芽时,黑颈鹤在寒冷的冬季便没有食物可寻;而有些地方将传统的初春犁田改为秋季耕田,以控制杂草和害虫滋生并使土壤升温,这就使农田中的大麦和春小麦落穗及其他残留物大为减少,也增加了黑颈鹤觅食的难度。在云南东北部和草海地区,由于缺少食物,黑颈鹤延长了吃草根的时间,并常在农田中啄食荞麦、萝卜和马铃薯,又造成与当地农民关系的紧张。
1983年国际鹤类保护会议上的数据显示,当时全球只有200只黑颈鹤。近几十年来,由于保护工作的加强和新越冬地及新越冬种群的发现,黑颈鹤野生种群数量不断上升。目前,中国以保护黑颈鹤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共有1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共同致力于黑颈鹤的长期保护。随着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现今西藏地区的黑颈鹤种群数量已达8000多只,青海省的种群数量约有1000余只。去年11月,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发现了160多只准备迁飞越冬的黑颈鹤,而以往观察到的最多数量也不满40只。成群黑颈鹤的出现也表明,湿地环境的改善为其繁殖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食源,进而促进了黑颈鹤种群的恢复与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