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平洋岛上栖息着一种特有的珍禽叫鹬鸵(yu tuo),它形如梨子,其貌不扬,浑身虽然长满灰色如丝发的羽毛,但没有同类那赖以乘空飞翔的翅膀和尾翼,人们因此称它们为无翼鸟 。在古老的新西兰南北两岛上,原本分布着很多种当地特有的无翼鸟,可在近几个世纪,自人类登陆与外来物种的引进后,大多无翼鸟灭绝,鹬鸵是唯一幸存下来的。鹬鸵亦因其尖锐的叫声“keee-weee”(几——维——)被当地土着的毛利族人叫做几维鸟。几维鸟归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无翼目无翼鸟科,目前全世界一共只有3种几维鸟(褐几维鸟、大斑几维鸟和小斑几维鸟),都分布在新西兰,因此新西兰有无翼鸟故乡的称号。新西兰人常常坦然地说自己是一只几维鸟,言下之意就是“我是一个新西兰人”。
几维鸟属于较为原始的鸟类,在地球上是独一无二的。从外观上看,几维鸟像一只多毛的大皮球,体型上褐几维鸟和大斑几维鸟稍大些,小斑几维鸟较小。它们的头部很小,眼睛更小,脖子短短的,但其生理与生活习性等一些方面却非常有特点。
几维鸟最明显的特点,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它们的翅膀和尾羽在无用武之地的情况下已经高度退化,因为当地几乎没有走兽和蛇等天敌,加之地面上的食物丰富,导致它们不会飞翔,只能在地面上行走。
虽然没有能力飞行,但并不妨碍几维鸟的行动,位于身体后方的双腿,短而粗壮,善于奔跑,时速可达15千米,性情暴躁时,一脚可以把同类对手踢飞到1.5米之外。几维鸟脚上4个小而平的趾上均有锐利的爪,有利于在土壤中挖掘捕食。
几维鸟脸上长有硬硬的嘴须,淡黄色的尖喙仿佛一个细长的圆筒,向下弯曲,长度约15厘米,几乎达到体长的一半。长在尖嘴末端的奇特鼻孔嗅觉灵敏,具有类似狗嗅闻食物和探测危险的能力,刺探到地下十几厘米深处虫子的气味后,就用爪子或者尖嘴把它们挖出来吃掉。当然,作为杂食类动物的几维鸟,它们还喜欢吃植物的叶子、浆果,或到河涧觅食鳗鱼、螯虾,有时甚至能把小蜥蜴和老鼠抓来充饥。令人佩服的是,当它需要休息的时候,其长喙可与两条腿形成一个三脚架,来保持身体的平衡。糟糕的是几维鸟的视力高度近视,曾有报道称,动物园里大白天曾发生几维鸟在奔走中遇到前方篱笆挡道,竟毫不回避,犹如瞎子似地一头撞进去的趣事。
野生的几维鸟常年栖息在森林和灌木丛中,为防被袭,巢往往筑在较为隐蔽的地穴中,有些巢亦会筑在树干根部的树洞。一对大斑几维鸟据说会在自己的领地上挖上100个洞穴用作避难所。它们喜爱群体生活,生性慵懒,一天的睡眠可达二十小时。由于几维鸟的眼睛接触阳光就会失明,因此它们大部分的活动都在夜间进行。虽然几维鸟很容易受到惊吓,但好奇心却非常旺盛,如果有时当地居民在夜里没有关好大门,它们会悄悄溜进他们家里,偷偷把钥匙和汤匙当成玩具带走。
动物界最奇特十大生育排行榜上,几维鸟榜上有名。几维鸟两性异形,雌鸟大雄鸟小,差异超过1公斤。它们如信天翁等鸟类一样,严格采用一夫一妻制,夫妻关系可长达20年,即使配偶死亡亦会守寡。然而生育这件事对它们来说的确是件“过五关,斩六将”的事情:首先是因为翅膀退化,交配的时候无法控制平衡;其二,即使折腾半天终于受孕,但雌鸟下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几维鸟的体型大小与人们常见的家鸡相当,但雌几维鸟产下的蛋十分巨大,约半公斤重,是一般鸡蛋的6、7倍大小,相当于雌鸟体重的三分之一。一个蛋在体内占据了这么大的空间,而且她必须把它从肚子里挤出来,这滋味只有雌几维鸟知道;其三,几维鸟一次生育只有一个蛋,孵化过程也不轻松,虽然是由雄性几维鸟独立完成,但是必须持续保温80多天,待小鸟出壳时,寸步不离鸟蛋的雄几维鸟的体重会下降20%。新西兰Willow公园几维鸟居住区,曾出现过这样一幕:2012年8月13日,新西兰遭遇强降雨,洪水冲进公园,动物管理人员在巡逻时惊奇地发现一只叫“马克斯”的几维鸟端坐在鸟蛋上,鸟巢中的水几乎能将“马克斯”淹没,但它竟然能够历尽艰辛去收集树叶垫高鸟巢,保护即将出生的孩子。令人欣慰的是,虽然孕育生命花费不少力气,但小鸟一出来几天后便可以照顾自己,雏鸟的成活率还是比较高的。几维鸟夫妇培育雏鸟到成熟约需要4年时间。
作为特有的珍禽,几维鸟还有一个美名叫“奇异鸟”,是新西兰的国鸟及民族的象征。几维鸟寿命可达三十多年,在长寿的鸟类中可列上一席。几维鸟属于《华盛顿公约》附录中的一级保护动物,北岛褐几维鸟还被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鉴于猫类(肉食动物)对几维鸟的威胁最大,新西兰政府已颁布法律,对有几维鸟出没地区的家猫实施宵禁,以免几维鸟在夜间出动时被猫吃掉。虽然几维鸟总是位列世界保护动物的名单前列,但天性繁殖困难的几维鸟数量在地球上依然是寥寥无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