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蒋大为唱的《呼伦贝尔美》:“巍巍兴安岭,滚滚呼伦水,千里草原铺翡翠,天鹅飞来不想回。”笔者的心就飞向了美丽的呼伦湖畔。
笔者从海拉尔市乘车沿301国道北行61千米,到达新巴尔虎旗草原中心地带的呼伦湖畔,车在茫茫无际的草海里行驶,迎着车窗外扑鼻而来的花香和悦耳的鸟鸣,视野里满目都是碧绿的颜色,越走颜色愈浓,绿得滴翠。车过新巴尔虎旗旗府巴彦库仁镇10千米,一面明镜般的湖泊闯进眼帘,这就是笔者的目的地——呼伦湖。
湖面碧波荡漾,野鸭成群,大雁结队,雌雄相伴,游水嬉戏;湖畔草丛中的牛群悠闲地甩尾;天空百灵自由飞翔,婉转歌唱;洞里的旱獭憨态可掬,吱叫不止。风力风车在飞速旋转,唱着欢快的歌。在天水相接的地方铺展着一片无边无际的蔚蓝,蓝色的天,蓝色的水,天上的云彩与水中的云彩交相辉映,连成一片,流云在天空中变幻出奇异的云影,又影射到水里,若不是湖畔水草的摇曳提醒笔者,笔者根本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
呼伦湖又名达赉湖、呼伦池,位于内蒙古东北部的呼伦贝尔市,在呼伦贝尔草原西部的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满洲里市之间,东经117°00′10〃~117°41′40〃,北纬48°30′40〃~49°20′40〃,呈不规则斜长方形,长轴为西南东北向,湖长93千米,最宽41千米,平均宽度32千米,周长440多千米,最大面积曾达到233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0米,蓄水量138.5亿立方米,被誉为呼伦贝尔草原的“母亲湖”,也是我国北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她有内蒙古第一大湖、中国第五大内湖之称,与贝尔湖为姊妹湖。
呼伦湖畔开始放牧到现在,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现在牧民仍过着日出而牧、日落而归的游牧生活。《蒙古秘史》载,七世纪,成吉上汗的始祖孛儿贴赤那带领蒙古部落离开额尔古纳河的密林西迁,渡腾汲思海(呼伦湖)到鄂嫩河上游的不儿罕山驻牧。夏令时节,呼伦湖畔的女人们早晨三四点钟就起床挤奶、交奶,男人们把羊群赶到湖边吃草,六七点钟,男人们回到蒙古包喝奶茶、吃早点;傍晚,男人放牧归来,女人们忙着挤奶、圈羊,男人们吃晚饭、休息。
呼伦湖方圆233900公顷,碧波万顷,像颗晶莹硕大的翡翠镶嵌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呼伦湖西岸为起伏的山峦和悬崖峭壁,东岸和南岸地势平坦开阔;湖底为泥底,比较平坦,湖面海拔539米。呼伦湖的湖水补给除降水和地下水外,主要靠发源蒙古国东部的克鲁伦河的河水。克鲁伦河河水通过乌尔逊河接纳贝尔湖和哈拉哈河,经海拉尔河流入额尔古纳河,与发源俄罗斯的石勒喀河汇合为黑龙江,再浩浩荡荡奔向鄂霍次克海。旧时,呼伦湖北与海拉尔河相通,湖水外泄入黑龙江,《山海经》、《唐书》有记载达几十万公顷,现已断流成内陆湖。清末呼伦湖干涸,剩下几个小水泡和大量的湿地,清末到民国、20世纪60-80年代,呼伦湖开始扩大,逐步成为现在的湖泊。1958-1962年,与呼伦湖相通的穆得那亚河被堵塞,湖水上涨;近年,湖面蒸发量与湖泊补给水量取得新的平衡,水位又趋稳定。
呼伦湖在史前已经有人类居住,历史上曾数易其名。《山海经》、北齐称大泽,唐朝称俱伦泊,辽代、金代称栲栳泺,元朝称阔连海子,明朝称阔滦海子,清朝称库楞湖,当地牧民称达赉诺尔,蒙古语为像海一样的湖泊,呼伦湖这个名字是近代才有的。呼伦的蒙语为雌水獭,贝尔的蒙语为雄水獭,呼伦湖、贝尔湖一阴一阳,因为历史上两湖中有很多的水獭;呼伦的突厥语,意为海。
呼伦湖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冬长夏短,降水少,寒冷干燥,多风沙,昼夜温差大,冬季非常寒冷,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5.2℃,每年11月冰封湖面,结冰期长达155-193天,最大冰厚1.3米,次年4、5月才解冻。呼伦湖为半咸水湖,环湖水草丰美,为呼伦贝尔草原的组成部分,以大、活、肥、洁着称,大是面积大,为北方第一大湖;活是指活水湖;肥是湖畔和河岸牧草繁茂,为牲畜和鱼类提供天然饲料;洁是湖区河流没有污染,一池碧水。夏天湖面碧波荡漾,水鸟翩翩;湖岸芦苇丛生,风吹巢现;湖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阳光充足,日照时间长,风小雨少,气候宜人,为多种候鸟的繁殖地。秋天秋高气爽,芦苇飘香,湖中候鸟的食物极为丰盛。
呼伦湖有鱼类30多种,经济鱼种有鲤鱼、鲫鱼、蒙古红鲌、油餐鲦、狗鱼、鲶鱼等,还盛产白虾。以呼伦湖为主体的呼伦湖、贝尔湖、乌兰诺尔湖三湖和克鲁伦河、乌尔逊河、达兰鄂罗木河三河构成鱼类栖息、繁衍的天然有机水系,形成一个渔业生产的整体。乌尔逊河中游的乌兰泡水生植物极其丰富,成为鲤鱼、鲫鱼的主要产卵地。蒙古族有句谚语叫岸上有多少马,水中就有多少鱼。呼伦贝尔草原骏马成群,与呼伦湖中的鱼相比是小巫见大巫。蒙古族人把湖中的鱼视为马魂,禁止捕食。四五月间春暖冰融之际,在乌尔逊河上行船,有几十公斤重的鱼从水里跃到甲板上,鱼群的密度大得令人匪夷所思。最早在呼伦湖上捕鱼的是俄国人;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占领东北,在呼伦湖成立株式会社组织捕鱼;大批量捕鱼作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80年代,达赉湖渔业公司(呼伦湖渔业集团)成为呼伦湖三湖三河最主要的捕捞企业。捕鱼方式有明水和冰下两种,明水捕鱼在8、9月进行;冰下捕鱼采用冰上开洞下拉网作业,一网运行五千米,下完网用汽车拉,渔网慢慢拉出,活蹦乱跳的鱼群散满冰上,渔民开始欢腾。捕捞之后,渔民要做全鱼宴慰劳鱼把式。“尝至达赉鱼,才知鱼味美”。全鱼宴有120道用鱼做成的菜肴,有诗为证:“久闻呼伦湖,鱼宴留声名。梅花开席上,松鼠卧盘中。鲤鱼呈三献,戏珠舞二龙。独怜清炖美,鲜嫩醉秋风。”
呼伦湖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鸟类栖息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水鸟重要繁殖地和停歇地,春秋两季南来北往的候鸟种类繁多。科学考察供记录到各种鸟类17目41科241种,占我国鸟类总数的1/5,主要有鹤类、雁鸭类、鸻鹬类水鸟和猛禽,其中丹顶鹤、白鹤、黑鹳、大鸨、金雕等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全世界15种鹤中呼伦湖保护区有5种,白鹤、丹顶鹤、白枕鹤列为世界濒危物种。1986年,新巴尔虎右旗为了保护鸟类,建立呼伦湖自然保护区;1992年10月,呼伦湖自然保护区升为国家级,范围横跨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满洲里市行政区域,由达赉湖水域、贝尔湖(中国部分)、乌尔逊河、克鲁伦河入湖口、乌兰诺尔、新达赉湖及其附近草原组成,北距满洲里市40千米,南以贝尔湖与蒙古国接壤,面积74万公顷,湿地32万公顷,草原40万公顷,沙地0.6万公顷,与蒙古国达吾尔自然保护区、俄罗斯达吾尔斯克自然保护区共同组成达吾尔国际自然保护区。
呼伦湖有水上日出、湖天蜃楼、石桩恋马、玉滩淘浪、虎啸呼伦、象山望月、芦荡栖鸟、鸥岛听琴等八个着名景区,游客说是“歌的天堂,舞的海洋,诗的源泉,酒的故乡”。这里鸟是主角,黄羊充当配角,各种鸟类栖息于呼伦湖湖畔,翱翔在呼伦湖上空。黄羊这种几十上百只群体生活的野生动物结伴从草原上奔驰而过,绿色的草原像飘着一块棕红色的地毯。
要想尝试做个呼伦湖畔的蒙古牧民,还要习惯穿蒙古袍、住蒙古包。穿上蒙古袍策马驰骋在蓝天白云、草原银湖之中,给自己留下美好的回忆;住在蒙古包中,可以充分感受到以地为床、以天为帐的妙处。蒙古包如同圣洁的白莲花开放在绿野上,砖木结构的大厅最大可达0.05多公顷,高20余米,宽敞明亮,高贵恢宏,气度不凡,可以举办舞会、音乐会。立柱色彩艳丽、金碧辉煌,缠满蟠龙,壁毯壁画制作精美,图案古朴,色彩明快,牛马羊骆驼等栩栩如生,家具、茶具极富民族特色。
漫游呼伦湖畔,可以骑着双峰驼或乘坐勒勒车、米力干车,还可以划着小船在呼伦湖中垂钓、在湖中摇橹摆桨,享受大自然赐予的阳光和空气,沉睡在花香和鸟语中,体验原始的游牧民生活,也可以观看赛马、蒙古式摔跤、乌兰牧骑演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