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岷江上游和中游的结合部,坐落着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鼻祖”的古老水利工程——都江堰。在这里,有一个传承了上千年的古老民俗节日——都江堰放水节。节日期间,为庆祝都江堰水利工程岁修竣工和进入春耕生产大忙季节,同时也为了纪念率众修筑都江堰、造福成都平原的李冰父子,要举行一系列盛大的庆典,堪称川西平原最隆重的民俗文化活动。
要想了解都江堰放水节,首先应该了解都江堰。
都江堰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之一,是由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设计和组织兴建的。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兼有防洪、灌溉、航行三种作用。其中“鱼嘴”,即鱼嘴分水堤,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其主要作用是把汹涌的岷江分成内外二江。外江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都江堰的建成根治了岷江水患,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为鱼米之乡、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排灌作用,灌溉着整个川西平原。
为了保证都江堰水利工程能够长久地发挥作用,李冰还制定了严格的“岁修”制度,并保持至今。每到冬季枯水季节,人们在渠首用杩槎(将三根木棒的顶端扎在一起构成的三角木架,应用时以多个排列成行,每个中设平台,台上置石块,在迎水面上加系横木及竖木,外置竹席,并加培粘土,即可起挡水作用)筑成临时围堰,以便淘修河床、加固河堤。修外江时拦水入内江,修内江时拦水入外江,到了次年春季,岁修结束,内江灌区需水春灌,便拆除拦河杩槎,放水入灌渠,灌溉成都平原千里沃野,同时举行隆重而热闹的仪式,祭祀李冰父子,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这个仪式最初称为“开水”,唐朝时岷江岸边举行的“春秋设牛戏”,可以说是“放水节”的雏形。公元978年,北宋正式将放水节确定下来,成为川西平原源远流长的传统习俗,也成为川西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一年一度,世代相传,其盛况尤胜春节。
每年春季,都江堰都要举行隆重的放水大典,届时,地方官员要亲自主持放水仪式,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历史上,大典由当地高级官员主持,整个大典有繁复而严格的程序。近年来,都江堰放水节恢复了原址、实景,并把重点放在了祭祀仪式上,其中祭水、拜水等环节,严格按照传承千年的古制进行。
今年恰逢都江堰建堰2270周年,作为中国传递给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都江堰放水节再次盛大开启。此次拜水大典是近年来历届放水节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一届,整个活动以“水”为主题,围绕“水”之灵,以水拜天、拜李冰、拜万物,表达灌区人民“谢天、谢地、谢人”的感恩之心。
放水仪式正式开始之前,是仿古的开城仪式和李冰巡江,随着“蜀守李冰”一声令下,一队披挂“秦国”战袍的“守城卫队”打开城门,迎宾官向游客赠送蜀锦缎带。严格按照史书记载的“巡江流程”进行的“李冰巡江”更是原汁原味,身着秦代官员服饰的“李冰”带领一行官员,从景区南大门出发,穿过金刚堤,走过安澜索桥,沿河而上巡游,或是直接进入古城区,以巡游的方式和游客互动。
放水地点设在二王庙附近的“解道都江堰”演出现场。祭台临水而建,数丈高的围堰上彩幡迎风飘扬。岷江右岸,身着古装的军士手执武器,气宇轩昂地把守着祭祀入口,整个场面既壮观又庄严肃穆。放水环节直接设置在岷江中,数十架杩槎和上千个竹笼形象地还原了当年放水活动的盛大场面。
放水仪式开始后,莽号手吹响了莽号,鼓手擂响了祭鼓,鼓乐声雄壮而低沉,响彻山谷。身披蓑衣的壮汉跳起杩槎舞,戴着傩面具的壮汉也摇着风铃跳起傩面舞。展现了古蜀文明的浓郁、神秘和古朴的舞蹈过后,主祭官带领祭祀队伍,在“上善若水”的歌号声中,抬着三牲(牛、羊、马),手捧五谷、鲜果等贡品,出玉垒关至二王庙、祭祀李冰父子。随后,头戴冲天方冠、身着锦绣长袍的主祭官和两位陪祭官缓步走上祭台,主祭官端高香绕场祈福,跪拜河神、天地,再上香于巨鼎之中,表达人们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祷。
叩拜、上香之后,主祭官宣读祭文:“清明之时,开水之日,岷江子民,齐聚于都江堰畔……李公精神越历史之长河,跨天府之辽阔,浩荡奔流于江河,熠熠生辉于天地。岷山苍苍,蜀水泱泱,李公精神,山高水长!”
祭祀完毕后,一匹白马从远处江堤沿江飞驰而来,马上的骑士手执令旗高喊“放水啰——放水啰——”直奔祭台,将令旗交给主祭官。随着主祭官“砍杩槎——,放水——”的一声号令,祭祀人员抬起“三牲”等祭品抛入江中,与此同时,伴着“咚、咚、咚”三声礼炮,十余名身强力壮的堰工喊着川江号子,纵身跳上杩槎,挥动利斧,砍断杩槎盘杠结点的竹索,与此同时,岸上数十名堰工奋力拉扯拴在杩槎上的大绳,拦河杩槎散落下来,露出一个缺口,顷刻间,滔滔岷江之水从决口处涌出,向川西平原奔腾而去。此时,主祭官等祭祀人员策马直奔成都,祈求“人快水多”;堰工用竹竿拍打水头,告诉流水要安通顺轨,为民造福;有人在水中放下鸭子,年轻人争相下水,抢“水头鸭”的彩头;老人们则争舀“头水”敬神,认为这样可以消灾祈福,求得神灵庇佑……
放水完毕,数十名百姓手捧巨幅哈达从主祭台缓缓而下,捧着五谷、羌红的百姓也从祭台两边再次来到祭台中央,真诚表达谢意:一谢苍天厚土,孕育岷江儿女;二谢川主李冰,成就天府之国,至此,放水祭祀仪式落下帷幕。
都江堰清明放水节,这项川西平原最隆重的民俗文化仪式,在千百年来的传承过程中,许多细节都发生了改变,但它的核心价值却始终如一,那就是人们对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李冰父子的怀念和敬重,以及对天地和自然的敬畏,表达了川西人民世代相传的感恩之心。
2006年,都江堰放水节正式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放水节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作已正式启动,我们相信,这项传统民俗文化定能世代传承、弘扬、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