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美洲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有一个世界海拔最高的商业通航湖泊——的的喀喀湖,这里是南美印第安人文化发源地之一,被印第安人称为“圣湖”、“高原明珠”。
对秘鲁和玻利维亚人而言,的的喀喀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地理和交通,这片大湖是养育他们的家园,也是文明和历史的根源。今天,所有的印加后裔都相信,的的喀喀湖是印加的诞生地,他们的始祖就诞生在这片苍茫浩瀚中。
在当地的传说里,水神的女儿伊卡卡爱上了青年水手蒂托,水神大怒,将蒂托淹死。蒂托死后,伊卡卡则变成了浩瀚的泪湖,印第安人将他们两人的名字结合在一起,将这片湖水称为“的的喀喀湖”。
的的喀喀湖群山环抱,景色秀美,湖岸蜿蜒曲折,形成诸多半岛和港湾。高原特有的清冽的空气、比天空更加湛蓝的湖水,都让世界各地的旅游爱好者趋之若鹜。然而,的的喀喀湖的真正魅力却在于她独特的人文景观:大大小小有四十多个漂浮在湖面上的巨大的芦苇浮岛。
这些芦苇浮岛,是乌罗人的家园。他们利用湖中盛产的托托拉芦苇密集的根系,作为“基托”来支撑岛屿。首先将芦苇根切成四方块,在每块中间插入木棍,用绳子把木棍绑起来,使所有的芦苇根块连成一片,这样芦苇浮岛的基托就做成了。接着将芦苇叶和香蒲草捆扎成束,再一束束扎连在一起,横一层竖一层地铺在根块基托上,这样浮岛基本完成了。
智慧的乌罗人将浮岛用绳索木桩固定在不太深的湖底,以便驱策。然后再在浮岛上搭起芦苇房屋,垒砌石头灶或者芦根灶就可以生活了。因长期浸泡在水里,底部芦苇腐烂的速度相当快,所以将新的芦苇和香蒲草铺在浮岛上,已然成了乌罗人的日常劳作。随着新旧芦苇的交替,浮岛的外形也随之改变。
芦苇不仅给他们做土地,还提供盖房子、做船只的原料。乌罗人的船只两头尖翘,轻巧灵便,成了的的喀喀湖上的独特风貌。这些芦苇船看似脆弱,但经现代冒险家实际搭乘后发现,这种轻巧却坚固的芦苇船,即使在大洋的风浪中也不易沉没。甚至有人推测,传闻已久的“亚特兰蒂斯”文明,很可能就是印第安人搭乘芦苇船,将这些美洲特有的产品带到埃及的。
这里是芦苇的世界,芦苇提供给乌罗人所需要的一切:他们择芦而居,吃芦笋,用芦苇造浮岛,造房子,造一切生活必需品。浩瀚的的的喀喀湖到处是托托拉芦苇,取之不尽,是自然对他们的美好礼物。芦苇的土地、芦苇的房子、芦苇的小船、芦苇的椅子板凳、芦苇做的了望塔构成了他们世界。芦苇鲜嫩的白色根茎,是当地人喜欢的食物。甚至在生病的时候,当地人也把芦苇的根晒干,磨成粉,当成草药。小小的芦苇,成为了一个民族的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