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是1977年由国际博物馆协会发起创立的,旨在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提升公众对社会发展中博物馆角色定位的认知。自1978年起,每年的5月18日被定为“国际博物馆日”;庆祝方式也无固定模式,可以是新展览开展、新博物馆开馆、新书问世,也可以是举办论坛、研讨会、家庭日等各式庆典活动;时间可持续一天、一个周末或是一整周。
中国博物馆协会于1983年正式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成立了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并于每年5月18日在全国各省市区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在中国开展国际博物馆日的宣传活动,由最初的博物馆自身小规模宣传,到逐步扩大宣传规模,再到与社会联合开展活动,进而到社会主动参与宣传活动。这一发展过程,一方面说明了博物馆在社会发展中地位的逐步提高,另一方面说明了国际博物馆日产生的影响日益扩大。
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更加明确了博物馆阶段性的发展方向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加入“国际博物馆日”的庆祝行列,国际博协自1992年起决定每年确定一个主题,从而让全球的博物馆更深入地理解我们在世界遗产保护领域共同面临的问题。迄今为止,国际博物馆日共有个24主题,依次为:“博物馆与环境”、“博物馆与土着人”、“走进博物馆幕后”、“反应与责任”、“收集今天 为了明天”、“与文物的非法贩运和交易行为进行斗争”、“与文物的非法贩运和交易行为进行斗争”(注:与上届主题相同)、“发现的快乐”、“致力于社会和平与和睦的博物馆”、“博物馆与建设社区”、“博物馆与全球化”、“博物馆与朋友”、“博物馆与无形遗产”、“博物馆――沟通文化的桥梁 ”、“博物馆与青少年”、“博物馆和共同遗产”、“博物馆:促进社会变化的力量”、“博物馆与旅游”、“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博物馆与记忆”、“处于变革世界中的博物馆:新挑战、新启示”、“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以及2015年的主题“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的各不相同,一方面反映了博物馆功能的逐步扩大,其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收藏、研究和展示,更要紧紧围绕当前社会发展的主题和热点,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另一方面也给博物馆的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博物馆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应该实实在在做些什么。
2015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强调了博物馆在提升公众认知中的作用——可持续发展中的社会要求更少的浪费、更多的合作以及建立在对生态更多尊重基础上的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
国际博协主席汉斯·马丁·辛兹教授对这一主题阐释为:“我们呼唤一个环境更清洁、合作更深入的社会,并要求人们利用资源的同时能够对生态系统予以尊重,而博物馆能提高公众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也是今年活动主题的着重点。”他还表示,博物馆作为教育与文化机构,在定义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今,生态系统面临着与日俱增的威胁,动荡的政治局势,人与自然的唇齿相依的联系,这些都使人类社会可能会遭遇更加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博物馆必须坚守其保护文化遗产的职责。博物馆通过举办教育活动和展览,努力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确保博物馆成为维护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化推动力。
国际博物馆协会理事蒋奇栖博士认为: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个命题里,包含两个最重要的基本含义:一是人类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自然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为正是人类与自然,构成了社会与环境。博物馆作为人类文化的圣殿,对人类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担当着极为重要的责任,同时博物馆也是可持续发展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持续发展,对于社会和博物馆而言都无法回避。更重要的是,后者的可持续发展,或许正需要从社会中寻找活力源泉。利用博物馆的文化与教育属性影响社会大众,引导大众的文化价值观念,提升人类知识的延续性与社会文明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博物馆对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担当的责任之一。对博物馆而言,如何在未来持久的发挥留存文化遗产、启迪公众心智的作用,本身也是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在今天,信息多元、技术革命以及免费开放,都要求博物馆在整个社会中重新找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定位。
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的开展极大推动了博物馆自身的发展
“国际博物馆日”的设立,让博物馆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其在人类进步发展方面的成就与思考。同时,也为博物馆专业人员提供了一个与公众面对面交流的绝佳机会。从设立之日起, “国际博物馆日”的发展就一直处于上升势头。2014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更是创造了新的历史记录——全球超过145个国家的35000个博物馆举办了相关的主题活动。
一些博物馆为了提高社会公众形象,借国际博物馆日的宣传平台,积极向政府或企业争取资金,或采用商业运作模式,跨部门、跨区域联合举办文物展览,不仅展览内容新颖,而且在展览设计、服务观众等作方面有所突破,向广大观众奉献了高品味、高质量的文化大餐。有的博物馆则积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引进外国的文物展览,使民众在自己的地域可以欣赏到域外文化风采。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博物馆协会,更是借国际博物馆日,评选两年一次的“全国十大精品列展览”。所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促进了中国博物馆陈列水平的提升。
此外,一些博物馆专业机构,在节日之际邀请国内专家甚至国外专家举办学术研讨会或学术讲座,围绕博物馆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和论证,加强了博物馆界的交流和沟通,开阔了视野,也使一些共同关注的问题愈辩愈明,为进一步做好博物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中国国家文物局从2009年起,每年都与相应省政府合作举办主场活动。今年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场城市活动,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河北博物院作为主会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公众加深对博物馆的了解和认同,亲近文物,传承文化。
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的开展极大促进了博物馆与社会的互动沟通
在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博物馆开展的活动可谓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极大地加强了博物馆与社会公众的沟通。只有与公众的有效沟通、良性互动,才能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博物馆才能发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让更多的民众爱上博物馆、支持博物馆,博物馆也才能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博物馆与公众的关系,是当今世界博物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作为一个社会组织,博物馆担负着保存社会文化遗产的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博物馆是人类文化遗产的拥有者。实质上,博物馆只是公共文化遗产资源的管理者。从根本上讲,广大公众才是历史文化资源的真正主人。公众,是博物馆的活力源泉,也是推动博物馆发展的重要力量。
今天的中国博物馆已经认识到了自身的社会使命,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通过各种积极主动融入社会的方式,树立了公共性、公益性的社会形象,努力建立和完善博物馆公众的参与机制,探索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模式。从被动的“等客上门”到主动的走出去“融入社会”,曾经高高在上、阳春白雪的博物馆尝试积极与公众互动,倾听市民需求,对接校园美育,让博物馆更接地气,贴近百姓生活;从单一线下的封闭式运行到借助线上社交媒体分享各种信息,应用现代互动技术丰富旧有体验手段,让去博物馆的神圣仪式感重新被鲜活地发现;从单一的体制内办馆到国有、民办馆相继开花,政府与民间互动,政府引导,国有馆资源共享,民间力量共建——多方参与,让博物馆在规范与规模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