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广大地区,草木茂密的湿地、草原和森林里,生活着一种奇异的猛禽,它猴面鸟身,昼伏夜出,捕捉夜间活动的鼠类为食,这就是被人们俗称为“猴面鹰”的草鸮。
草鸮(Tyto longimembris),属鸮形目草鸮科草鸮属,是猫头鹰的一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在我国国内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在国外主要分布于印度、越南、缅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斐济和非洲等地。
草鸮是一种中型猛禽,成鸟体长一般为35cm-45cm,体重在400克到500克之间,面庞呈心形,多为灰棕色,周围有暗栗色皱领,酷似猴脸,所以人们喜欢称其为“猴面鹰”或“人面鹰”。草鸮的眼睛大而圆,瞳孔很大,虹膜呈暗褐色,视网膜中的视锥细胞密度是人眼的8倍,感光能力强,对弱光也有良好的敏感性,能够在夜间视物,所以即使在漆黑的夜晚,也能看清黑夜里活动的老鼠,所以,草鸮多在黄昏及夜间活动,白天则藏匿于茂密的草丛中。但是,草鸮的眼睛有一个“缺点”,就是不能转动。也许是作为对这个“缺点”的弥补吧,草鸮的颈骨很灵活,头部能转动的幅度很大,左右各能转动270°,轻松实现360°全视角“扫描监控”。
可以和敏锐的视觉相媲美的是草鸮的听觉。草鸮的听觉极其发达,不论是在空中飞翔,还是在树枝上“守株待鼠”,老鼠在地面活动时发出的微弱响声,草鸮都能听得一清二楚,这得益于它的耳朵独特而巧妙的构造。草鸮的耳孔周缘长有羽簇,一簇耳羽,形成像人一样的耳廓,利于收集音波;硕大的头部使两耳之间的距离较大,可以增强对声波的分辨率;草鸮的内耳空间大,听觉神经发达,科学研究发现,成年草鸮约有9.5万个听觉神经细胞,而乌鸦却只有2.7万个。最为独特的是,草鸮的左右耳不对称,左耳道更宽阔且有发达的耳鼓,这种独特的构造使它在捕捉同一声音时左右耳可以产生细微的差别,从而准确地测定猎物的方位,也就是说,在扑击猎物时,草鸮的听觉可以起定位作用,它根据猎物移动时产生的响动,准确判断它的位置,不断调整扑击方向,最后出爪,一举奏效。
草鸮周身的羽毛通常为栗褐色或暗褐色,并具有橙皮黄色的斑纹,在白昼栖息时是很好的“保护色”。它的羽毛特别稠密柔软,翅膀上长着一层蓬松的带缘缨状边缘的羽毛,称为“绒羽” ,可以消除飞行时翅膀拍打发出的声音。研究发现,草鸮飞行时产生的声波频率 小于1千赫,而一般哺乳动物耳朵是感觉不到那么低的频率的,这也就使得草鸮能够悄无声息地飞临猎物的身边,这样无声的出击使草鸮的进攻更有“闪电战”的效果。草鸮的腿部大多也都长有羽毛,这也起到了减弱飞行时噪声的作用,当然,由于它是夜间行动,腿部被毛也有助于抵御寒冷。
和其他种类的猫头鹰相比较,草鸮的腿部更长一些,头部也显得狭长,当然,和其他种类的猫头鹰一样,它同样长有利喙和弯曲如钩子般的趾爪,其中第四趾能向后反转利于抓、攀。草鸮这些体形与机能特点,特别适合捕捉好夜间活动、机灵狡猾的鼠类,从而成为鼠的劲敌。
草鸮主要以鼠类为食,有时也吃一些蜥蜴、小鸟、野兔等动物。草鸮抓到老鼠后,对个儿小的会囫囵吞食,对个儿大的则先啄食其头部,然后将其身体撕碎再吞食。草鸮的嗉囊具有消化能力,食物在其中消化后不能被消化吸收的残渣,比如骨骼、羽毛、毛发等最终混成团状吐出,称为“食丸”,也叫“唾余”,人们可以根据对通过“食丸”的分析了解草鸮的食性。草鸮的性格凶猛残暴,即使是已经吃饱的草鸮,见到老鼠也会捕杀而绝不会放过,所以草鸮堪称鼠类的杀手。成年草鸮每天大约要捕食3只老鼠,这样计算下来,一只成年草鸮一年就要捕杀老鼠1000只以上,育儿期的草鸮需要捕杀的鼠类数量就更可观了。有关观察记录表明,一窝草鸮每天大约需要捕食10-20只老鼠。所以,草鸮对控制鼠害有积极作用,应加强保护。
草鸮是留鸟,一般生活在视野开阔的湿地、草原或农田边,喜欢在茂密的草丛和灌木丛中筑巢。草鸮每年繁殖2次,繁殖期为4~6月份和8~11月份,每窝产卵2~4枚。卵为椭圆形,乳白色,由雌鸟单独孵卵,孵卵期为22~25天。雏鸟刚出壳时不能睁眼,身上只有少数绒羽,脚很弱,不能站立,全靠亲鸟喂养。有科学家曾观察到,亲鸟捕捉到老鼠后,先将鼠的头部吃掉,然后将剩下的鼠肉撕碎来饲喂雏鸟。半月龄的雏鸟就可以吞食没有头部的小鼠了,并且能够像亲鸟一样吐出食物的残块。雏鸟两个月后离巢自营生活。
1989年,草鸮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009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鸟类红色名录,是世界濒危物种之一,为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近年来,随着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草鸮的数量有所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