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鸟种,有震旦鸦雀指名亚种和震旦鸦雀黑龙江亚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黑龙江等地,活动区域限于江河边及湿地中的芦苇地,故别名“苇雀”。震旦鸦雀,为鹟科鸦雀属鸟类,是中国特有的
熊猫”。2000年,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在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的IUCN红皮书中,震旦鸦雀被列为濒危物种,因而被称为“鸟中
震旦”。古印度称华夏震旦鸦雀在地球上已经有4亿5千万年历史,与恐龙是同时期的鸟,是鸟类中的活化石。但是,它们被世人所知的历史并不长,就在一百多年前,它还是一种名不见经传的小鸟。据有关文献记载,1871年,一位法国神父在我国南京的长江边,偶然发现了这种他从未见过的鸟,于是,他捕捉了一只制作成标本并带到法国,请他的一个鸟类专家朋友鉴定。可是,这位鸟类专家同样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鸟,便又请同行们一起来鉴定。经过大家的研究,判定它属于“鸦雀”一类,是以前没有记录过的。由于发现地是在中国南京,于是,便给这种鸟命名为“震旦鸦雀”,这是一个非常中国化的名字,因为大地为“
震旦鸦雀体态娇小,尾羽较长,几乎等同于身体的长度,但就算加上长长的尾巴,成年鸟的 体长一般也不会超过20厘米。震旦鸦雀的嘴呈黄色,带有很大的嘴钩,很像鹦鹉;额、头顶及颈背灰色,黑色眉纹上缘黄褐而下缘白色,有狭窄的白色眼圈。
震旦鸦雀是留鸟,没有随着季节变化而迁徙的习性,结小群在芦苇荡中生活。它们的警惕性比较高,有敌害靠近时会采取逃逸、和警戒鸣叫或这些行为的组合做出反应。出现这些反应的比例随着集群大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在繁殖季节(4-9月)出现的平均比例远低于非繁殖季节(10月-次年3月)。哨兵行为
成年的震旦鸦雀生性活泼好动,叫声短促而连贯,非常悦耳。它们的主要食物是芦苇茎内、茎表、叶表上移动能力较差的小虫以及蚧壳虫等,冬季也以植物种子或浆果为食。为了觅食,它们经常在芦苇丛里跳来跳去,用脚爪牢牢地钩住芦苇秆,像啄木鸟一样用坚硬的嘴敲打芦苇的茎秆,发出清脆的响声,发现目标后,就用嘴用力剥开芦苇的叶鞘,将隐藏在里面的虫子和虫卵揪出来吃掉。所以,人们又称其为“芦苇荡中的啄木鸟”。由于芦苇上的虫子个体普遍较小,震旦鸦雀要想维持生活就必须增加食物的数量。通常情况下,一只震旦鸦雀经常要搜索一大片的芦苇丛,才能觅食到足够的食物,喂养雏鸟时则需要捕捉更多的虫子,也就是说,在一片芦苇荡中,震旦鸦雀种群的存在,对生态平衡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
由于长期生活在芦苇荡中,震旦鸦雀飞翔功能较差,不善于持续飞行。但是,它们扇翅膀的频率较高,短距离飞行时很迅速,在芦苇丛中跳跃时更为灵活,能从芦苇底部一步步跳到芦苇梢上,当细弱的芦苇顶梢承受不了它们的体重而被压倒时,它们会迅速再次跳起,跃到别的芦苇上。
美丽的外表、灵活的身姿、悦耳的叫声,再加上偶尔来上一点儿“小淘气”,比如不劳而获地偷吃蜘蛛网上黏住的小虫,震旦鸦雀这种可爱的小生灵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很多人亲切地称其为“芦苇荡中的精灵”。
震旦鸦雀的繁殖期很长,大约从每年4月开始,到9月底或10月初结束。每年春暖花开以后,芦苇荡里便喧闹起来,雄鸟在枝头不停地发出急促的叫声,雌鸟在附近一边“梳妆打扮”一边做出回应,它们都在找寻合适的对象。一旦有雄鸟和雌鸟“情投意合”,就要共同承担繁育后代的重任。
芦苇叶,以叶片中纤维为建材,将纤维丝缠绕在相邻生长的几棵芦苇上,然后一圈一圈地绕成巢,一般6-7天就可以筑成。 在鸟类的世界里,震旦鸦雀堪称“模范夫妻”。雌鸟和雄鸟交配后,就开始一同选择筑巢的地方,一同收集筑巢的材料。它们通常把巢筑在苇荡深处隐蔽的地方,巢大多悬系在芦苇秆上,距离地面大约80厘米,这是很聪明的选择,如果巢筑得太高便容易随着芦苇的摆动而损坏,太低则又容易被天敌侵害或有被水淹的隐患,而这个高度不但牢固,而且芦苇上面的叶子还能有效地遮挡住天敌的视线,同时也不用担心被水淹没。筑巢的位置选定以后,“小夫妻”便会合力用坚硬的嘴巴撕裂
有了鸟巢,就可以安心繁殖后代了。震旦鸦雀一般每窝产卵2-6枚,但并不是所有的卵都能孵化成功,一般每窝可以孵化出幼鸟2-4只。震旦鸦雀每年可以产卵1-3次,孵化期大概为9-11天,雌雄两只鸟轮流孵卵。
刚孵出的雏鸟体重只有2克左右,全身光溜溜的,眼睛也没有睁开。成鸟要不停地捉虫来喂养雏鸟。大约10天以后,雏鸟的体重可以增加到12-14克,身体上也长出了绒毛。当雏鸟渐渐长大一些后,成鸟会用食物引诱雏鸟从鸟巢中探出身体、扇动翅膀,训练它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雌鸟尾随,“鸟爸爸”显得非常尽职尽责。觅食,依然是张大嘴巴向“爸妈”讨吃的。十多天之后,它们才会由成鸟递食变成由成鸟搜寻到食物后示意雏鸟,然后雏鸟主动啄取。可爱的是,此时期递食和搜寻食物的工作主要由雄鸟雏鸟刚离巢时不能飞行,成鸟会紧随在雏鸟的身边,为它们做飞翔和跳跃的示范动作。大约一周以后,雏鸟便可以熟练地在芦苇丛中嬉戏玩耍了。在“教导”雏鸟跳跃、飞翔的同时,成鸟夫妻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教会孩子们觅食。刚离巢的雏鸟还不会主动完成,
由于活动区域仅限于芦苇荡,同时,食源又相对单一,所以震旦鸦雀对生存环境要求苛刻,必须依赖芦苇荡的环境生存。如果离开了茂密的、连续的芦苇,震旦鸦雀的行动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因失去生存空间而频临死亡,因此,它们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曾有记录,而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消失在人们视线中。
保护震旦鸦雀的关键,在于保存和养护好江海滩涂的芦苇湿地。由于栖息地被持续破坏,震旦鸦雀的数目正在下降。值得欣喜的是,近年来,除了曾有发现震旦鸦雀记录的黑龙江下游、辽宁、江苏等地外,河北衡水、山东济宁、山东东营、河南商丘、上海、黑龙江大庆等地,也相继发现了数量较为可观的震旦鸦雀种群。这就意味着震旦鸦雀越来越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我们也希望,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们能够有更多更好的栖息环境来继续繁衍生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