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蕨,属蕨类植物门,一年生水生草本。在人们眼里,水蕨向来不是娇贵脆弱的植物,大家习惯用“龙须菜,龙牙草,水芹菜”这样的别名来称呼它们。水蕨一般生于池沼、水田或水沟的淤泥中,有时漂浮于深水面上。水蕨的植株幼嫩时呈绿色,多汁且柔软,由于水生条件不同,水蕨的形态差异较大,高可达7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以一簇粗根着生于淤泥,像松树一样浓绿,散长在水地里,又像柔嫩而茂盛的青草,叶干后为软草质,呈绿色。可以说,水蕨是能够安居在淤水的“松草”。
水蕨有别于水龙骨目水蕨科中其他的水中植物,叶二型,一般为无水蕨毛。作为水生蕨类植物,水蕨同样具有不育叶和能育叶。远远望去,不育叶和能育叶犹如同胎姐妹,长相一致,仔细观察方可发现二者特色各异,比较容易分辨。不育叶的叶片直立或幼时漂浮,狭长圆形,长6-30厘米,宽3-1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楔形,而能育叶的叶片则要大出很多,一般呈圆形或卵状三角形,长15-40厘米,宽10-2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楔形或圆截形;前者的裂片较为复杂,有大小之分,可呈卵形、长圆形或者卵状三角形,后者多为卵形或长三角形;另外,能育叶的叶柄较长,叶脉网状边缘薄而透明,反卷达于主脉,主脉两侧的小脉联结成网,无内藏小脉。
当然,能育叶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孢子囊。孢子囊沿着能育叶裂片的网脉着生,较稀疏,呈棕色,幼时被反卷的叶缘覆盖,成熟后多张开,且孢子四面体形,不具周壁,外壁很厚,分内外层,外层具肋条状纹饰,按一定方向排列,整整齐齐,煞是好看。
水蕨生命力旺盛,分布广泛,常见于广东、台湾、福建、江西、浙江、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四川、广西、云南等省区,也广布于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各地,以及日本的个别地区。水蕨属约有六种,分布于世界热带地区,中国有二种,本种较为常见,广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生于池塘、水田或水沟淤泥中。另一种称粗梗水蕨,叶柄显着膨大,生殖叶不高过营养叶,多产于安徽、湖北和江苏等地,在东南亚和美洲也时常可见。
水蕨是静默的,不愿在光照强烈的地方抛头露面,尤喜在蔽荫或散射的光线中生长,在荫凉的环境下,如果土壤潮湿且有机质丰富时,再加以很好的空气流通,一定可以长得大而茂盛。
在生长的过程中, 对水蕨菜的影响最大的是温度,气温低于10℃时,就不能很好地生长,水蕨最适宜的温度为18~27℃,但需有一定的昼夜温差,一般以夜间温度比白天低5℃左右为宜。不过,水蕨的生长以沙质土壤为佳,偏酸性的土质更有利于水蕨的生长。
在人们的印象中,水蕨是良药,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而且全草皆可入药,《纲目》曰: “甘苦,寒,无毒。”《华南千种草药》:“甘淡,凉。” 对散瘀拔毒、镇咳、化痰、止痢、止血有特效,并可治胎毒、痰积、跌打、咳嗽、痢疾、淋浊等疾病。
有时候,水蕨又可以摇身一变,出现在人们的饭桌上,因为水蕨菜是森林蔬菜中独具特色的食用蕨品种,其特色在于,鲜苔或嫩叶翠绿色,无论炒食,凉拌,做汤,均不变色,味道独特鲜美,清爽可口。水蕨菜又称为龙头菜,其中可供食用的部分为叶芽生长出来未开展的羽状叶和幼嫩叶柄,可食部分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元素,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也很高,是一种以嫩滑可口着称的高档蔬菜。水蕨做为菜品受到大家的欢迎,人们亲切的赋予它不同的美名,比如,龙须菜,水芹菜等,很是符合水蕨的特征。
近年来,水蕨得到了人们更多厚爱,大概是由于水蕨菜属于野菜品种,至今未发现严重的病虫害,即便是培植的水蕨,为了确保其天然和绿色无污染,一般也不施用农药。
水蕨的可人之处还在于它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水蕨的叶形多变,既可种植在水缸花坛等一些大型水景容器中作为观赏性植物,又可种植于景观水池或流速较缓的溪流中用来营造水面景观,是一种集观赏和净化水体为一体的经济环保型植物。
水蕨的实用价值越来越多的被挖掘利用,野生的水蕨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工培植的水蕨便应运而生。
事实上,水蕨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根系发达,移植栽培易成活。一般情况下,从野外移植的水蕨,应剪除老化的根茎及须,留下生长旺盛的顶端带有生长点的一部分,新鲜叶柄保留20~30m长,按株行距0.5m×0.7m或0.6m×0.8m,每穴1~2株,把分出的茎段浅植于土壤表层中,种植后将土壤适当拍紧并淋定根水即可。
水蕨易于管理,只有在夏季需要稍花心思,因为夏季气温高,需要浇水和保持空气湿度。当气温急剧升高时,一般3~5天就需要浇水一次,以便保持土壤湿润,降低地温。当气温很高太阳光照比较强时,人工搭建的遮阳网就可以派上大的用场了。另外,夏季也属雨水较多季节,雨后注意及时排水,夏季水蕨菜生长较旺盛,仍需保持充足营养,像春季一样施肥管理。
水蕨安居在池塘、水沟或水田等淤水中,也能在潮湿地上生长,孢子自育力很强,一旦栽培2年后就繁衍不绝,后代昌盛,有松树的挺拔,亦不失青草的耐性,是名副其实的“松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