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动物王国是一个美妙动人的音乐世界,那么,动物“音乐家”是怎样发出种种动听多变的声音呢?
鸟儿的发声器叫“鸣管”,长在喉咙里头,位于气管与支气管的交界处。鸣管里有像薄膜一样的韧带,当鸟儿啼叫的时候,气流通过鸣管振动韧带,歌儿就唱出来了。
青蛙的发声器则是长在嗓门里的一对粘膜褶襞,也叫声带。它们那圆鼓鼓的大肚子里头还有一个气囊能起共鸣作用。当青蛙瞪着眼睛,鼓着腮帮子唱起来时,歌声通过气囊的共鸣变得格外洪亮,几百米外都能听到它们“聒聒聒……”的和声。
蝉、蟋蟀、螽斯……这些昆虫和人类的发声就完全不一样了。它们的喉咙里根本没有声带这类发声器官,也不是用嘴巴来唱歌的。它们靠身体上特殊的“乐器”奏乐,而且,只有雄性昆虫才独具这个本领。
蝉的“乐器”长在肚子上,结构非常精细。蝉的腹基部两边各有一个白色的、圆而大的薄膜,叫音盖,很有弹性。音盖下面长着像鼓皮似的听囊和发音膜,和身体里十分发达的声肌紧紧相连。当声肌快速收缩振动时,就可以发出“喳喳喳”的声音,这单调细小的声音通过听囊和发音膜的共鸣作用,就变成了嘹亮、高吭的“知了、知了”的歌声了。
蟋蟀、螽斯的“乐器”与蝉又有些不同,它们的“乐器”不是长在肚子上,而是靠着双翅相互摩擦来“奏乐”的。如蟋蟀,右边翅膀基部下表面有一条横脉,上面长着许多小齿,叫音锉,而左翅膀表面则形成尖尖的摩擦缘,叫刮器。当它“奏乐”的时候,右翅急剧地叠在左翅上面又马上分开,通过音锉和刮器的相互摩擦,发出声音。螽斯恰恰相反,是左翅叠在右翅上发出声的。
浩瀚的大海,看似静静的世界,其实并不平静,有许多“歌手”和“乐师”时时刻刻在演奏着。
鱼类学家的研究证明,几乎每一种鱼都有其独特的“语言”,发声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有的鱼在吞水时从喉咙里发出声音,有的鱼在呼吸时发出轻轻的咻咻声,有的鱼则由于游动时胸鳍的骨刺急剧震动胸鳍下面的皮而发声。大多数鱼的发音器官是由鳔、肌肉和脊椎骨组成的。
当鱼类发出声音,或风吹水面、石块落水以及其它生物游近鱼体,在海洋里都会产生微弱的声波。这声波扩散出去,都能被鱼的听觉器官或感觉器官听到、感觉到,鱼类就依靠对声波的反应来辨别周围的障碍和敌人。我们还不能确定是不是所有鱼类发出的声音都有一定的作用,但至少有些鱼的声音是有特殊作用的。如在水面可听到20多米深处黄鱼发出咕咕的叫声,它们可能是利用这种声音来召唤同伴,形成鱼群的。
近代科学的发展,音响作用被广泛利用到渔业。如在船上装置一种特殊的仪器——水底录音机,在航行时就可以听到各种鱼类的声音。把这些声音记录下来,加以研究,便可以判断船的附近有什么样的鱼类,以及鱼群的大小,从而迅速找到渔场,进行捕捞。
这些鸟儿、虫儿、蛙儿、鱼儿的歌声是为了生理上和生活上的某种需要。穿云的山雀、绕梁的燕子,它们清脆多变的鸣叫,主要是为了招呼掉队的伙伴和报告突然发生的敌情。昆虫的发声,主要是为了寻求配偶。比如蝉,当雄蝉振动翅翼“奏乐”时,听觉器官非常灵敏的雌蝉往往就能从很远的地方循着声音飞去找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