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省虎林市东北部的乌苏里江之中,有一个因形状酷似元宝而得名的小岛——珍宝岛。提起珍宝岛,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的珍宝岛事件,这场军事冲突使这个面积仅0.74平方公里的小岛举世瞩目。随着时间的流逝,珍宝岛早已恢复了宁静。现在,引起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与它紧邻、并且用它的名字命名的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一
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市东部,完达山南麓,以乌苏里江为界,与俄罗斯联邦隔水相望,总面积约445平方公里,其中湿地面积约29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6%。
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苏里江西岸,可以说是乌苏里江沿岸湿地以及三江平原湿地的一个缩影。如果把中国的版图比作英姿勃发的雄鸡,那么三江平原就如同是雄鸡的鸡冠,而珍宝岛湿地便恰如一颗镶嵌在雄鸡冠顶之上的绿色明珠。
珍宝岛湿地因珍宝岛而得名,但并不包括珍宝岛,其主体部分为乌苏里江左岸的广阔河漫滩地,包括六十多公里的边境线和江中十几个岛屿,呈狭长的倒三角形南北展布。由于乌苏里江的自由摆荡,河滩上留下了许多或曲或直的古河道,周边生长着高大的乔木,形成了独特的岛状林景观。
保护区内纵横交错的河流形成一张巨大的网,沼泽、草甸、岛状林保持着原始自然状态,大面积的河流湿地、湖泊湿地与沼泽湿地集中连片,各种类型的湿地依地形起伏交错分布,非常具有复合性,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湿地景观,成为北方河岸沼泽湿地的典型代表,也是同纬度地区保存最原始、最完整和类型最复杂的草甸沼泽生态系统。
珍宝岛湿地保护区核心区内无任何居民点和生产点,人为干扰少,保护区内基本处于原生状态,容纳了东北三江平原地区所有的陆生、湿生、水生生物物种,其中包括东北虎、棕熊、丹顶鹤、东方白鹳、白尾海雕、金雕等诸多国家珍稀保护动物和大马哈、“三花”、“五罗”等北方冷水特产鱼类,以及胡桃楸、水曲柳、黄菠罗、野大豆、乌苏里狐尾藻等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自我循环立体生态链系统,被专家誉为丰富的物种资源基因库。
二
据史料记载,中国东北地区是满族文化的发祥地,三江平原自古便流传着“龙脉之地”的说法,因此这片千里沃土被清王朝“禁封”了200多年,人们习惯上将其称为“北大荒”。
新中国成立后,数万名解放军复员官兵和知识青年来到三江平原,他们排干沼泽,开垦荒原,创建了一大批国营农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然而,由于过度开垦,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据统计,到了2009年,三江平原天然湿地面积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0万公顷,锐减到了91万公顷,某些地区的地下水水位下降了约50米。当时,处在“湿地开垦热”的大环境之中,珍宝岛湿地也险些毁于一旦。
上世纪90年代末,当地正准备在湿地内开垦耕地,甚至已经挖好了排水沟之时,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和条例,全面停止开垦湿地,并抢救性地建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逐步推进“退耕还湿”工作,珍宝岛湿地名列其中。
2002年,珍宝岛湿地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被国际湿地局批准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加入世界保护区行列。
经过近年来全面持续的保护,珍宝岛湿地自然保护区得到了明显恢复和保存,湿地面积扩大,生物的多样性更加显现,生态功能明显增强。走进湿地,便如走进了一幅优美的画卷,片片湿地植被葱茏茂盛、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优质的水生态环境和旖旎的自然风光令人心驰神往。
随着湿地物种的增多、生态功能的恢复,湿地的另一重要功能——景观欣赏功能正在被全力挖掘。为了让游人更多地观赏到珍宝岛亮丽的景色,保护区管理局修建了木栈道、观光塔等基础设施,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全力打造湿地旅游名牌。
架设在辽阔湿地之上的木栈道,弯弯曲曲地伸向湿地深处。栈道两旁水波万顷,像一面巨大的明镜,将漫天云霞映在水面,使人恍然不知身处何地。放眼远眺,茂密的芦苇一望无际,时时掠过的各种飞鸟给湿地增添了无尽的生趣。站在栈道上俯视脚下,水质清澈,可以清楚地看到水底绿草摇曳、鱼群游弋;闭上眼睛,便能听到湿地深处传来鸟语虫鸣,感受到风从水面吹过来,带着一丝凉意,还带着一丝绿草的清香……
沿着栈道前行,不久便可来到珍宝岛湿地观光塔。这座投资20余万元修建的观光塔是集旅游观光和防火观测于一体的多功能塔,全部采用木质结构,与周围的自然景色浑然一体。登上塔顶,一望无际的湿地景色尽收眼底,尤其是位于保护区核心地带的月牙湖更是一览无余。
月牙湖位于珍宝岛湿地保护区南部,总面积约7000余亩,这个因形似月牙而得名的湖泊,生长着5000余亩天然野生荷花,是我国北方寒带地区天然荷花生长面积最大的地方,堪称“北国奇葩”,现已开发成月牙湖旅游度假村,成为保护区内的主要游览区。每到盛夏,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观荷赏花,领略“风吹荷香千里外,不似江南胜江南”的奇景。
优美的自然环境,极具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为这里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经过一系列的规划和开发,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北疆着名的中俄边境和平生态旅游胜地。
三
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俄边境,特殊的地理位置也赋予了这片湿地特殊的意义。由于珍宝岛湿地与俄罗斯的湿地隔江相望、紧密相邻,生态环境基本相同,所以生活在这片区域的野生动物经常自由穿行往返于国境线两边,尤其到了冬季,生活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虎(在中国被叫做东北虎)、棕熊、黑熊等珍稀大型猛兽便会穿越冰封的乌苏里江前往完达山越冬,于是,珍宝岛湿地保护区便成为它们往返于中俄两国的通道。
为了维护野生动物食物链完整,拓展其活动空间,营造更加广阔的繁衍栖息地,中俄两国的保护区达成协议,共同保护在两国跨界生存的野生动物,形成生态互补。近年来,东北虎等猛兽在珍宝岛湿地内活动日渐频繁,保护区内经常能够发现它们的粪便和脚印,这也说明相邻的保护区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完整的庇护所,湿地内自然环境得到改善,野兔、狍子等小型动物增多,保护区已经成为各种野生动物生活的“乐园”。
良好的国际生态保护合作也使得珍宝岛湿地成为鸟类的“天堂”。在东北亚及南太平洋间有一条固定的候鸟迁徙路线,即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而珍宝岛正好位于这一条迁徙路线上。据统计,珍宝岛湿地保护区的候鸟有近300种,每到候鸟迁徙季节,各种鸟儿聚集于此,最多时可达数百万只,景象十分壮观。
近年来,保护区采取多项措施致力于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丰美的植被和发达的水系为大量鸟类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据观测,在保护区逗留、繁殖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东方白鹳、中华秋沙鸭、丹顶鹤、白枕鹤、豆雁、白额雁等逐年增多,珍宝岛湿地保护区现已成为黑龙江省主要珍禽繁殖地和东北亚地区野生水禽繁殖中心。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片珍贵的自然资源,保护区管理局举办了以珍宝岛湿地国际观鸟节为主的系列专项活动,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鸟类学专家和摄影爱好者前来研究探访。
随着人们对湿地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各项保护措施的完善,珍宝岛湿地又重现了“北大荒”的原始风光,其完整的生态系统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完美的画卷,成为镶嵌在三江平原辽阔黑土地上的一颗绿色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