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学家观测,高达94%的鸟类都实行“一夫一妻制”,但DNA检测发现,有30%以上的幼鸟属于“私生子”,也就是说是雌鸟的“出轨”给“丈夫”戴上了“绿帽子”。
随着雌性动物喜爱“出轨”的被发现,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发现雌性动物喜好“偷情”原来事出有因。
获取优秀基因
雌性动物乱交的一个理论解释是所谓的“优秀基因”论。雌性的确希望与一个理想的“供养者”婚配,但是如果此后它遇到了一位长着漂亮的羽毛和长长的尾巴的“美男子”,它就会毫不犹豫地与其私奔,因为它的后代能从中得到优秀基因。
在瑞典芦苇丛沼泽地里栖息着一种名叫“刺嘴莺”的鸣禽,雄性刺嘴莺能婉转唱出各种音调的歌声,歌声清脆、响亮,远在500米之外还可清晰可闻。瑞典的两位科学家发现,那些唱着各种悦耳动听“小夜曲”的雄鸟唱歌的目的竟是为了“勾引”已经婚配了的雌鸟。
为此,两位科学家花了7年的时间专门研究刺嘴莺的这种“背叛”行为,以便弄清这种“不贞行为”究竟能为它们带来什么好处。他们先用网捉住这种鸟,然后将带颜色的环绑缚在它们的脚上,给标牌编上号码,并抽取一些血液用于DNA研究。通过观察绑缚在脚上的环,他们很快就认识了这些鸟,并记录下鸟的鸣叫声和它们的领地范围。随后,他们分析了成鸟和其后代的DNA,以便确定雏鸟与成鸟的血缘关系,就像医学界的亲子鉴定一样。
他们的研究表明,那些叫声婉转的父亲生育的子女有着极强的飞行能力,使它们能够跨越自然条件极其严酷的撒哈拉沙漠地区,飞往南部的越冬地。第二年春天,它们又沿着相同的路线精力充沛地飞回瑞典的沼泽地区。从遗传角度来看,那些歌声婉转的雄鸟生育的后代更健康,因此它们便成为已婚雌鸟的追求目标。
除了刺嘴莺之外,家燕也是一种善于偷情、调情的动物。但雌家燕对“情夫”的选择十分挑剔,它们只选择那些尾巴比自己“丈夫”的尾巴更长的雄鸟交配,因为长有长尾巴的雄鸟能有效地抵御寄生虫的侵袭,其后代也更健康。科学家还发现,那些长着短尾巴的雄家燕要想找个“情妇”则非常困难,成功率微乎其微。
避免近亲繁殖
科学家在对矶鹬鸟的调查中发现,矶鹬鸟“夫妻”如果血缘关系过近,做“妻子”的就会背叛“丈夫”,另找一个性伙伴,结成“露水夫妻”。科学家认为矶鹬鸟的这一适应性变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近亲婚姻带来的危害。但是它们是如何识别遗传基因相近的性伙伴的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其他动物是如何进行这种识别的。啮齿类动物和人类是通过嗅觉器官来识别血缘关系的远近的。研究证明,女人更喜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与自己很少有共同点的男人,女人是通过男人身体散发出来的气味来辨别的。
美国科学家为此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从一所大学里挑选了10名男生和10名女生,他们之间有的是恋爱关系,有的是女生对其中某个男生的单恋,男女各分成两组。科学家将男生穿过的衣服拿来让女生嗅闻,实验结果表明,女生最喜欢的那种气味恰好就是她所爱恋的对象。
尽管某些科学家对这一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还持有怀疑态度,但它至少说明人类的气味差异能给异性伙伴留下舒服或不舒服的感觉。实验结果还证明,如果女人服用了避孕药,她的这种辨别力就会大大下降。而水鸟是如何识别近亲基因的,现在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异性水鸟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识别方法,只不过目前还不为我们所知。
避免基因不亲和
来自六个国家的科学家曾对生活在水边的三种鸟(西方矶鹬、肯特鹞、普通矶鹬)和一种鸣禽(树燕)进行过详细研究,他们发现具有混合父系血统的雏鸟(不是夫妻双方的共同子女)在西方矶鹬巢中为8%左右,在肯特鹞巢中为5%,在普通矶鹬巢中为20%,而在树燕巢中则高达40%。
科学家发现,促使雌鸟与别人私通的多种原因中的一个,是它们之间的基因不亲和。雌鸟与别人私通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繁殖成功,乱交则是避免遗传不亲和的一种补救措施。科学家发现许多单配偶鸟类夫妇双方并非不能生育,而是双方基因具有遗传不亲和性。换言之,如果双方交配不能生育,而与他人交配则能生育。
基因多样性的需要
雌性黄鼠和野兔是荒淫无度的动物,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它们之所以乱交,主要是为了保证后代的数量和基因的多样性。
生活在野外的黄鼠和野兔处于食物链的最低层,是各种食肉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为了保证种群的繁衍发展,它们只有通过多生优生来弥补由于逃生技能不足而造成的损失,而与多个异性伙伴乱交可以确保其后代的基因具有多样性,以提高幼崽的成活率。
确实,野兔不像其他大型哺乳动物那样,主要通过雄性之间的决斗来确保优秀基因的传递,它们只有让它们的后代具有多种基因,才能避免因一种基因低下而致使其后代很快被消灭。
在动物界中蜂王也是一种极度“荒淫”的雌性动物。生物学家发现蜂王一次能分别与25只雄蜂交配。蜂王有极强的繁殖能力,需要大量的精子来为其体内的大约400万个卵子受精。实际上一只雄蜂的精子足以满足蜂王的生育要求,然而它为何要与那么多的雄蜂交配呢?研究人员认为,这同样是进化选择的结果,目的是让它们的后代具有基因多样性。
种群繁衍的需要
在动物界中真正恪守“一夫一妻制”原则的家庭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是这种婚配形式不利于种群的繁衍发展。近来有生物学家指出,实行单配偶制的大型哺乳动物有走向灭绝的危险。这一观点最初是由哥伦比亚大学的生物学家贾斯汀·布拉谢尔等人提出的。布拉谢尔曾对栖息于加纳的六个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大型哺乳动物进行过统计调查,结果发现,在造成当地哺乳动物加速灭绝的诸多因素中,单配偶婚配制位居第二,仅次于动物种群在地域上的封闭、分割。
生物学家认为造成单配偶动物种群趋向灭亡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人类的猎杀。猎人们打猎时常常以雄性动物为猎杀目标,因为雄性动物往往有更大的经济价值,如大象的长牙、雄鹿的鹿角和麝香等,这样就造成实行单配偶制的雄性动物越来越少,从而导致雌性动物因失去性交伙伴无法生育后代,致使后代的数量越来越少。
实行多配偶制的雌性动物在失去“丈夫”后可以寻找他欢,继续交配生子。生物学家以灵长目动物绿猴、狒狒和疣猴为例指出,由于实行“一夫多妻制”,绿猴和狒狒一直“人丁兴旺”,而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疣猴数量却大幅下降。生物学家还指出,实行“一夫一妻制”的野狗同样也出现了种群数量下降的趋势。在这种生存压力下,为了种群的繁衍发展,单配偶动物中的雌性被迫去另寻他欢,否则它们就只能走向灭绝。
性饥渴也是因素之一
雄性动物的性饥渴也是迫使雌性动物“红杏出墙”的原因之一。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雄性动物的主要职责是传递基因,繁殖后代,因此许多雄性动物的发情期远比雌性动物要长得多,这就造成了一个矛盾,当雄性饥渴难耐时它的“妻子”还没有进入发情期,这样就迫使它千方百计地去勾引其他已发情的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