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常常经历剧烈的运动,消耗大量的体能,动物界的动物们需要睡觉休息,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那么植物呢?植物长年累月固定在一个地方生长,也需要“睡觉”“休息”吗?带着这个疑问,100年多前,英国着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展开了研究。 经过细心的观察,达尔文发现许多植物在晴朗的夏日夜晚会发生许多奇妙的变化。比如合欢树,它的羽状叶片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一到夜幕降临,就成双成对地折合关闭入睡;红三叶草白天有阳光时,每个叶柄上的叶子都舒展在空中,但到了傍晚,3片小叶也闭合起来休息;花生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也慢慢地向上关闭,好像进入了梦中。在对69种植物的“睡眠”观察中,达尔文断定,植物也是需要睡眠的,而且,植物的“睡眠”主要是为了保护叶片抵御夜晚的寒冷。但这个说法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一直以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直到50年前,植物为什么也有“睡眠”的“月光理论”新鲜出炉。科学家们认为,植物之所以夜晚“睡觉”,主要是为了减少来自月光的伤害。因为月光过多的照射,会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又发现,有些植物在“睡觉”时,并不受温度和光强度的控制。比如合欢树,叶子不仅仅在夜晚关闭睡眠,当遭遇大风大雨时,也会耷拉着“脑袋”入睡,仿佛是在防止柔嫩的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 科学家们的种种观点,都没有能解释植物“睡觉”的原因。20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科学家恩瑞特用一个新的解释换得了普遍的认可。恩瑞特用一根灵敏的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结果发现,呈水平方向(不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温度,总比垂直方向(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温度要低l℃左右。恩瑞特因此认为,正是这仅仅1℃的微小温度差异,让喜欢睡觉的植物生长速度比不睡觉的植物要快得多,它们用睡觉的方式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生存竞争能力。 同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事情:植物不但喜欢“夜睡”,还喜欢“午睡”。原来,在每天的11时至下午2时左右,许多植物的叶子的气孔会关闭,进入“午睡”中。恩瑞特分析,植物午睡的原因可能是大气环境的干燥气候引起的,午睡能让植物形成一种“抗旱”的本领,从而减少水分的散失。 我们知道,动物的睡姿是五花八门的。比如长颈鹿入睡前先将两条前腿跪下;猴子总在树上睡觉,入睡时蜷伏成球状;獾冬眠时把嘴对着肛门;白头翁睡觉时一只脚站着,另一只脚蜷缩着;蝙蝠睡觉时将后脚钩在岩石或树枝上成团侧悬而睡;鹧鸪睡觉时总是几只挤在一起,头朝外围成一个圆;猫头鹰睡觉时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么植物呢?植物的睡姿又怎样呢?科学家经过观察,发现植物的睡姿也是各有不同。比如生长在水面的睡莲花,每当旭日东升之时,它那美丽的花瓣就慢慢舒展开来,似乎刚从梦境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由于它这种“昼醒晚睡”的规律性特别明显,故而得此“睡莲”芳名。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闭合,看上去像一个黄色的鸡毛帚。胡萝卜的花则垂下来,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 豆科植物的羽状复叶上的小叶片能够昼开夜合。红三叶草在阳光下,人们看到的是它的每个叶柄上的三片小叶都展开在空中,夜幕降临时,三片小叶就折迭在一起而垂下头来。 探索植物的睡眠,有助于揭开植物生长之谜,更好地服务于农业、林业等领域。
|